讀載甫遺詩有感
近水煙茨壓架藤,夢中元伯見來曾。
記同詩卷聯樊杜,未有文章序宛陵。
千首當年輕萬戶,一編殘夜對孤鐙。
塵棲弱草匆匆甚,便到名山骨已冰。
近水煙茨壓架藤,夢中元伯見來曾。
記同詩卷聯樊杜,未有文章序宛陵。
千首當年輕萬戶,一編殘夜對孤鐙。
塵棲弱草匆匆甚,便到名山骨已冰。
靠近水邊煙霧籠罩著蒺藜和壓著架子的藤蔓,夢中可曾見到好友。記得曾和你像杜甫、樊晃一樣聯詩,卻還沒為你的文章作序。你千首好詩曾看輕萬戶侯的富貴,殘夜我對著孤燈讀你留下的詩集。人生如塵埃棲息在弱草上般匆匆而過,即便到了名山之地,人卻早已逝去。
煙茨:煙霧籠罩的蒺藜。
元伯:東漢范式字巨卿,張劭字元伯,二人友情深厚,此處借指好友。
聯樊杜:樊晃曾編杜甫詩集,這里指與友人一起吟詩,如同樊晃和杜甫的關系。
宛陵:北宋詩人梅堯臣,世稱宛陵先生,這里可能借指友人。
千首當年輕萬戶:化用“詩萬首,酒千觴,幾曾著眼看侯王”,指友人看重詩歌創作而輕視富貴。
鐙:同“燈”。
塵棲弱草:形容人生短暫、渺小。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題看,是詩人讀好友載甫遺留下來的詩作后有感而發。可能當時友人已離世,詩人在殘夜獨自翻閱其詩集,回憶往昔與友人吟詩的時光,感慨人生無常。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友人的懷念和對人生的感慨。其突出特點是用典自然,情感深沉。在文學史上雖可能無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與友人之間真摯的情誼和對人生的思考。
長松拂云生晝寒,沙上草閣俯江湍。幽人竟日少塵事,白鳥青天到倚闌。
此處若為關,自來還自去。中有無心人,不妨相伴住。
老來節意重徘徊,小案猶橫隔歲杯。得句定知春未覺,開門喜報客頻來。江山萬古晴陰老,花柳千林雨露催。郡國升平人自樂,城頭畫鼓響輕雷。
舊隴東城外,新墳更在東。川原相近接,靈爽合潛通。碧草生秋石,青楊裊夜風。茂陵山下路,來往恨無窮。
插一枝草建梵剎,破妄想塵出經卷。饒益廣大諸有情,成就無邊希有事。
柳澹風柔草色欣,春江帆影映斜曛。從戎自昔推才子,辦賊于今屬使君。劍氣宵寒星斗動,書聲曉動鼓笳聞。圣朝頓網旁求切,奏捷先看露布文。
子規啼徹曙光分,岳廟鐘聲隔塢聞。白發愿隨鴻慶主,云中一候武夷君。
重來拄杖先成乃。燈草街頭人宛在。漫尋華屋慨山丘,且倚風煙歌小海。花間述作期千載。但恨抄書無阿買。天邊海水作群飛,燈下衣冠同下拜。
佩玉曾聞覲至尊,賜金殊覺被深恩。三千遠道方辭闕,九十慈親正倚門。臺憶鳳凰夜徑失,字傳蝌蚪竹書存。老萊衣待歸時著,擬采紅椒獻綠樽。
吟詩一日便東歸,吟到樓頭日色西。今度重來有吟興,湖邊寺寺與留題。
扁舟出郭避紛華,兩岸青山似若耶。臘雪尚迷樵客路,晚煙遙接野人家。地偏陽谷花重蕊,廚近陰林筍迸芽。若得主人分半席,便攜書劍老煙霞。
蒙君知重惠瓊實,薄起金刀釘玉深。
今古常情,多強侮弱。蠻觸是非成惡。上天垂孔監,定富貴理無適莫。決烈英賢,總不如訪道德,至虛清樂。旋調燮、木液金晶,九重玉闕,煉玄霜藥。光灼。滿室輝華,顯陽體飛行,變通難約。放懷明月下,恣酩酊、玉童斟酌。萬籟聲清鳴管龠。傲物外、澄澄寥廓。放祖意獨暈,禪天透徹,占得最長生著。
一點梅紅瘦可憐,如何便佔好春先。風雷破凍倍殷切,草木馀寒猶黯然。擬向蒼茫求大道,卻從蕭瑟感中年。不知明日新世界,歇了孤芳孰更妍。
十載重來笑語親,水亭山閣幾增新。輞川自卜王維宅,錦里誰分杜老鄰。歲課園丁收芋栗,日招溪叟坐松筠。卻笑阮郎知此路,碧桃花里重迷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