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梁宣帝陵二首 其二
祀夏功何薄,
尊周義不成。
凄涼庾信賦,
千載共傷情。
祀夏功何薄,
尊周義不成。
凄涼庾信賦,
千載共傷情。
祭祀夏朝功勞何其微薄,尊崇周朝的大義也無法達成。那凄涼的庾信所作的賦,歷經千年同樣讓人感傷。
祀夏:可能暗指對前代政權的祭祀等行為。
尊周:尊崇周朝,古代常以尊周來表示維護正統秩序。
庾信賦:庾信是南北朝時期文學家,其作品多有身世之感和亡國之痛,風格凄涼悲愴。
梁宣帝是南北朝時期后梁的開國皇帝。此詩創作時間和具體背景不詳,但從詩中可推測,詩人可能是在游覽梁宣帝陵時,對梁宣帝的一些行為和歷史地位進行思考,結合庾信作品中常有的亡國之痛等情感,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在于批判梁宣帝的行為,認為其既無大功又未行大義。詩中借庾信之賦表達歷史滄桑感,在文學史上展現了詩人對歷史的獨特審視和情感抒發。
玉帶懸魚,黃金鑄印,侯封萬戶。待從頭,繳納君王,覓取愛卿歸去。
秋風被庭綠,粲然擢孤英。變化每如此,底用惜其情。開軒盼流景,倏忽西南傾。攜壺就花間,有鳥向我鳴。茲歡信可畢,擾擾勞吾生。
子閑多龍駒,食我玉山芻。文章天所授,五色為子娛。白鹿云中翔,鯉魚九淵居。高深不可恃,久已充庖廚。嗟余薄長生,成仁心所須。潛神在玄默,與道為隆污。吾子獨全歸,壽考保無虞。
遹迨困敦,兇氛未除。屠劉荒薦,簡莫忍書。于卬有母,菽水無馀。怡神茹澹,罔渝厥初。清白家風,聞諸先姑。
禪味曾參老釋曇,混融萬象就中觀。眼前風月隨時幻,胸次乾坤別樣寬。自是臨流清可賦,不成無酒白相看。碧潭秋月唯堪比,光瑩吾心一片寒。對景誰能不賦詩,憑高著眼到幽微。下臨無地仙三島,水遠兼天山四圍。豈但追陪閑著句,更應珍重為留衣。北山他日移文去,蕙帳無人月滿扉。
物物關吾道,予情即若情。泥銜飛燕去,花抱仰蜂行。浪染秋沙白,云妝晚巘明。衰年賴釀黍,方法似生成。
憶昔論交密,經時覯面稀。恨隨吳草積,心繞越臺飛。歲月愁銜酒,蓬蒿病掩扉。遙傳郯山客,精舍欲相依。
桃花高浪幾尺許,銀石沒項不知處。兩兩鸕鶿失舊磯,銜魚飛入菰蒲去。
堙廢不知年,石欄蒼蘚澀。渴心空自煩,長綆曾誰汲。無復語滄波,坎蛙奚所及。
劍戟帶霜雪,客星似水間。歌殘席已散,秋葉滿空山。
望月凝思窮宇宙。誰上蟾宮,看折桂華手。謾倩嫦娥來捧酒。清輝今夕盈懷袖。下瞰川原鋪錦繡。黃發垂髫,歡樂寧依舊。共此嬋娟佳節又。心香但祝人長久。
尚憶溪橋遇我師,自挑衣履到山時。久諳細行勞皆喜,遠赴檀那病不辭。寒骨似霜流輩服,夜壇無食野魂悲。供親捆屨終難待,幾日春條為倒吹。
每到清明便黯然,介山風雨政堪憐。人情信宿矜相報,莫問相從十九年。
似燕身材稱著緋,琵琶弟子性靈希。戲拈上客題花筆,學踏鄰娥織素機。桁下衣籠薰豆蔻,鏡前香澤漬薔薇。何曾房老能勾管,日暮西池斗草歸。
云松舊月冷重樓。四海即浮漚。窗掩層霾凈,中宵把酒看吳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