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江望南京有作
驛路南來四十程,舟人遙指到神京。
云晴乍見青山出,風便寧知白浪驚。
萬里歸心隨片月,十年離思繞重城。
清時自信功名早,擊楫何須羨祖生。
驛路南來四十程,舟人遙指到神京。
云晴乍見青山出,風便寧知白浪驚。
萬里歸心隨片月,十年離思繞重城。
清時自信功名早,擊楫何須羨祖生。
沿著驛路從南方而來走過四十程,船夫遠遠指著說到了神京。云開天晴忽然看見青山顯現,順風行船哪知道白浪會讓人驚恐。萬里之外的歸心隨著那片月亮,十年的離別情思縈繞著重重城池。清平時代自信能早早獲取功名,擊楫奮進何必羨慕祖逖呢。
驛路:古代交通大道,設有驛站。
神京:指京城。
乍見:忽然看見。
寧知:哪知道。
重城:指京城。
清時:清平時代。
擊楫:指祖逖中流擊楫,發誓收復中原之事。祖生:即祖逖。
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詩人可能在長期離鄉后,乘船沿著驛路歸來,在接近京城時有感而發。當時或許處于相對和平穩定的時代,詩人對自己的前途充滿信心。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歸鄉之情和對功名的自信。其特點是情景交融,借旅途所見之景抒發內心感受。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的情感和志向。
至清則無魚,至察則無徒。山藪貴藏疾,大川恒納污。仲舉見已晚,元禮隕其軀。疾甚乃主亂,反以瑕敗瑜。嘉木未易茂,荊棘可勝誅。所以明哲士,但在守德隅。周詩歌獫狁,薄伐不窮驅。
斗柄橫天,月痕掛樹。六街沉靜輕幽步。夜闌悄悄語聲稀,個人獨自閑來去。怯冷寒衫,明燈滴露。低頭只管搜詩句。九城以外有吟魂,飛馳不覺尋何處。
爐煙輕裊織篆文。寫癡情、神亂意昏。翠簾卷、斜陽淡,暮山青、遙送古熏。夢魂長繞高丘頂,向幽篁、空認履痕。恨不辨、三生路,剩吟囊、猶貯片云。
觀光忝昔幸,解組嫌今遲。自嗟姜桂性,兼之蒲柳姿。七尺猥承匱,四牡幾載馳。晚荷儲糈寄,尋綴紀綱司。未幾叨敷擾,奚以報鴻慈。祿厚責彌重,汲深綆莫支。筋力空殫竭,膏肓悲暗滋。匡弼況未效,其如青史嗤。坐是乞鑒湖,煙水聊自怡。竊慶拜明綸,從此免素尸。貝丘宵夢繞,岱麓春云垂。華膴非所愿,衡泌可樂饑。永矢南郭隱,長謝北山移。
明明丹頰映華顛,淅淅金風拂壽筵。清向客來茶當酒,嚴于家教筆為田。東籬賞記前三日,西伯徵期后十年。遙望芙蓉秋色里,仙人應有鶴書傳。
有約春風看杏花,遠攜書劍客京華。故人若欲尋蹤跡,仙巷東頭第一家。
采芝何處覓商山,聊借赪霞發酒顏。太息放牛吾不見,落花紅似古矛斑。
蕭蕭葉落響風枝,隔壁無情笛又吹。一縷碧煙燈燼落,主人眠熟客醒時。
浦西阡畔草離離,腸斷憐君負土時。烏鳥能啼兩行血,白楊偏送四時悲。
還鄉滿山都覆錦,富貴應須白晝歸。設宴九龍堂上日,沛中歌后似王稀。
清江倒浸云峰巧。采菱渡口輕舟小。水面晚風香。蒹葭搖嫩涼。瀟湘人漸老。玉佩驚秋早。鷗鳥慣忘機。背人何處飛。金風簌簌敲梧井。畫屏耿耿搖燈影。屋角月華明。樹頭鳥鵲驚。年光流水去。青鏡催遲暮。便欲泛仙槎。苕苕河漢賒。錢塘回首春狼藉。湖山依舊橫金碧。何處是兒家。粉墻楊柳斜。佳期難暗卜。檀版傳心曲。隨意帶宜男。就中應未堪。
歸來開一室,復以拙為名。道在何妨小,身閒不用榮。柳絲愁斷續,花靨笑輕盈。只此觀天運,逢時物自成。
流泉為演秘密藏,枕上聲從澗底來。半夜夢回聽說偈,似傳衣缽向黃梅。
雪濤奔兩澗,毛發豎清寒。鼻裂花香勁,衣牽棘刺攢。步崖青壁滑,憩樹綠陰團。莫忘茲游好,題詩后日看。
朝罷送行人,香風拂路塵。儒林聲價重,楓陛寵恩新。去旆沾花雨,離觴醉暮春。杏壇明到日,母惜寄書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