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岳陽樓
湖邊景物屬秋天,樓上風光似去年。
仙侶緱生留福地,
極目江山何處是,一帆萬里信歸船。
湖邊景物屬秋天,樓上風光似去年。
仙侶緱生留福地,
極目江山何處是,一帆萬里信歸船。
湖邊的景物已呈現出秋意,樓上的風光還和去年一樣。如同仙人緱生留下了這福地,極目遠眺,大好江山卻不知在何方,只見一艘帆船正萬里迢迢地朝著歸處駛去。
仙侶緱生:緱生一般指周靈王太子晉,傳說他在緱氏山修煉成仙,這里用“仙侶緱生”可能是借指岳陽樓所在之地有仙人留下的祥瑞。
極目:用盡目力遠望。
由于缺乏更多信息,難以確切知曉創作時間和具體背景。推測可能是詩人在秋天登上岳陽樓,看到熟悉的景色,聯想到過往,又因眼前江山茫茫,從而引發對人生、歸宿的思考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在于抒發時光易逝、前路迷茫之感。其特點是借景抒情,以景襯情。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并非經典之作,但也能反映出詩人在特定情境下的心境。
扶衰南陌望長楸,燈火如星滿地流。但怪傳呼殺風景,豈知禪客夜相投。
為伴林間鶴,松老枝葉繁。石爛不復覺,丹成竟忘言。幽響亦何處,云蘿自啼猿。
丈人山南來,鐵面冷松露。野芳墮春妍,香入青芒屨。逍遙憩幽磴,睨我如有素。即之亦無言,還帶山云去。
名藩歷典幾分憂,大府新開藉壯猷。萬里風云勞擊楫,十年江海憶同舟。天回白日紓南顧,手挽黃河會倒流。絕塞當關人易老,懷君更上月中樓。
梅雨溪窗鎖寂寥,子規聲里暗魂銷。琵琶莫按清商曲,愁絆東風弱柳條。
笙簫鎮日斗秦樓,百轉千回不肯收。今夜因何殊草草,昨宵端的太悠悠。
錢王射潮潮倒流,尚遺鐵箭在江頭。人言此箭不可拔,永鎮東南第一州。
泰山雄跨齊魯東,自古以來稱岱宗。造化鐘神插天表,文人日觀羅諸峰。氤氳元氣互吞吐,時見層云生蕩胸。觸石而起膚寸合,頃刻瀰漫橫太空。曾不崇朝雨天下,坐令四海歌年豐。惟我藩垣老方伯,仰韓素與茲山同。百萬蒼生屬摩撫,熙熙共陟春臺中。天瓢在手慰民望,一心默會神明通。欲云而云雨而雨,川岳效靈無不從。仁恩洋溢洽東土,噓枯起瘵蘇疲癃。遙望春云蔽巖壑,官舍坐對心神融。頓使移來在窗幾,筆端意匠資良工。山藏云氣自巀嶪,云連山色常溟濛。只今春云滿瓊島,悠揚日護蓬萊宮。久待公來作天瑞,輪囷粲爛昭時雍。會當乘之起東海,直至天門之九重。文明有象眾咸睹,五色夾日隨飛龍。
重崖置屋亦常關,下法龍眠小隱山。縱有青牛不耕稼,但聞犬吠白云間。
同有懷萱夢,而先戲彩歡。朝餐行薦筍,秋佩且紉蘭。山笥歸時檢,塵冠異日彈。長安春柳色,還待玉驄看。
何處登高寫壯懷,生公說法有層臺。漫脩故事攜壺上,不負良辰冒雨來。應節紫萸聊共把,待霜黃菊故遲開。白頭八十三重九,竹院浮生又一回。
南來作縣官,亦希遇異人。三年霧瞇目,衣上多新塵。翩翩一黃鶴,銜書祝融濱。下庭展袖諷,字字青瑤?。既驚旦暮契,猶懷夙昔親。鳳鳴燕雀間,視聽暫得伸。鶴乎果有升天翼,借我乘之朝玉宸。
維舟谷口傍煙霏,共說前岡石徑微。竹杖穿云尋寺去,藤筐采藥帶花歸。諸生晚佩聯芳杜,野老春霞綴衲衣。風詠不須沂水上,碧山明月更清輝。
佳節重陽至,開窗滿目愁。劇憐桑梓景,渾似塞垣秋。鶴友髡丹頂,鴻妻悵白頭。久涵叢菊淚,新向故園流。
送客臨江小小亭,官梅華發酒初醒。舟前浪起蛟門白,馬首風回雁蕩青。進食吏人趨傳舍,牽衣兒女拜中庭。會令憲法行東國,三尺铦刀始發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