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
萬里盤根植,千秋布葉繁。
既榮潘子賦,方重陸生言。
玉花含霜動,金衣逐吹翻。
愿辭湘水曲,長茂上林園。
萬里盤根植,千秋布葉繁。
既榮潘子賦,方重陸生言。
玉花含霜動,金衣逐吹翻。
愿辭湘水曲,長茂上林園。
橘樹的根須盤旋深入萬里土地,歷經千秋萬代枝葉繁茂。它既因潘岳的賦而榮耀,又因陸績的話而被看重。潔白的橘花在霜露中搖曳,金黃的橘子在風中翻動。它愿離開湘江之畔,長久生長在皇家園林。
盤根:指樹木根須盤旋。
潘子賦:潘岳曾作《橘賦》。
陸生言:陸績曾說“橘逾淮而化為枳”,強調橘的特性。
玉花:指橘花。
金衣:指橘子皮。
湘水曲:湘江彎曲處,是橘生長之地。
上林園:漢代皇家園林,此處泛指皇家園林。
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地點不明。古代橘常被文人賦予美好品質,詩人可能受傳統(tǒng)影響,借橘自喻,表達渴望得到賞識、施展抱負的心境,當時或許詩人處于懷才不遇的狀態(tài)。
這首詩以橘為主題,通過描繪橘樹的生長、引用典故,展現(xiàn)橘樹的特質。主旨是借橘表達自身追求,特點是用典自然,意象鮮明。在文學史上反映了古代文人借物抒情的傳統(tǒng)。
一自離鄉(xiāng)國,十年在咸秦。
泣盡卞和血,不逢一故人。
今日舊友別,羞此漂泊身。
離情吟詩處,麻衣掩淚頻。
淚別各分袂,且及來年春。
江上檣竿一百尺,山中樓臺十二重。
山僧樓上望江上,指點檣竿笑殺儂。
仙人未必便仙去,還在人間人不知。
手把白須從兩鹿,相逢卻問姓名誰。
高名宋玉遺閑麗,
作賦蘭成絕盛才。
誰似遼東千歲鶴,
倚天華表卻歸來。
玉漏聲長燈耿耿,
東墻西墻時見影。
月明窗外子規(guī)啼,
忍使孤魂愁夜永。
何人窗下讀書聲,
南斗闌干北斗橫。
千里思家歸不得,
春風腸斷石頭城。
嶺上千峰秀,
江邊細草春。
今逢浣紗石,
不見浣紗人。
妾自吳宮還越國,
素衣千載無人識。
當時心比金石堅,
今日為君堅不得。
澗水潺潺聲不絕,
溪壟茫茫野花發(fā)。
自去自來人不知,
歸時唯對空山月。
危冠高袖楚宮妝,
獨步閑庭逐夜涼。
自把玉簪敲砌竹,
清歌一曲月如霜。
雖共蒿蘭伍,南朝有宗祖。
莫打綠袍人,空中且歌舞。
堪憐木邊土,非兒不似女。
瘦馬上高山,登臨何自苦。
妾失鴛鴦伴,君方萍梗游。少年歡醉后,只恐苦相留。
心常名宦外,終不恥狂游。誤入桃源里,仙家爭肯留。
鵲橋織女會,也是不多時。今日送君處,羞言連理枝。
但保同心結,無勞織錦詩。蘇秦求富貴,自有一回時。
洞府深沈春日長,
山花無主自芬芳。
憑闌寂寂看明月,
欲種桃花待阮郎。
下玄八千億甲子,
丹飛先生嚴含質。
謫下中天被斑革,
昔荷蒙恬惠,尋遭仲叔投。夫君不指使,何處覓銀鉤。
學問從君有,詩書自我傳。須知王逸少,名價動千年。
能令音信通千里,解致龍蛇運八行。惆悵江生不相賞,應緣自負好文章。
色分藍葉青,
聲比磬中鳴。
七月初七夜,
吾當示汝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