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
思婦屏輝掩,游人燭影長。
玉壺初下箭,桐井共安床。
色帶長河色,光浮滿月光。
靈山有珍甕,仙闕薦君王。
思婦屏輝掩,游人燭影長。
玉壺初下箭,桐井共安床。
色帶長河色,光浮滿月光。
靈山有珍甕,仙闕薦君王。
思念丈夫的婦人掩上屏風的光輝,游子面前的燭影顯得悠長。玉壺剛剛滴下計時的箭水,桐井邊安置好了轆轤床。銀色帶著長河的顏色,光亮好似浮著滿月光華。靈山上有珍貴的甕,要把這銀器進獻給仙闕里的君王。
思婦:指思念丈夫的婦女。屏輝:屏風的光輝。
玉壺:古代計時的漏壺。下箭:漏壺中的箭隨水下降,用以計時。
桐井:種有桐樹的井。安床:安置轆轤床,用于汲水。
長河:指銀河。
靈山:神話中仙山。珍甕:珍貴的甕,這里可能指銀質的甕。
仙闕:指帝王居住的宮殿。薦:進獻。
由于缺乏具體作者信息,難以確切知曉創作背景。推測可能創作于一個相對穩定的封建時期,當時人們注重生活中的器具和禮儀,銀器可能作為珍貴物品用于祭祀或進獻。詩人或許看到銀器聯想到了思婦、游子等不同人物的生活,進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以銀為主題,通過描繪不同場景和運用多種意象,展現了豐富的情感和奇幻的想象。對仗工整、語言優美,在藝術表現上有一定特色,反映了當時人們的生活和審美觀念。
煮海興齊策,充邊藉漢盆。久知鹽是政,兼用法為官。憲府霜曾凜,春臺澤自寬。發奸毫盡析,詰暴贍先寒。狼井休為祟,猺車不苦難。出涂時并悅,編戶眾咸安。惠愛三江遍,謳歌萬灶歡。思何今始切,借寇復同看。薇省芳重潤,棠陰露未乾。宮墻留頌祝,伏臘走衣冠。調鼎功堪待,和羹事并觀。蒼生齊屬望,早晚弼朝端。
孤山山上吊孤忠,難聽高秋半夜風。叔父山河今已改,留都雖捷亦成空。
小院回廊曲曲深,為誰頻結雨中心。東風吹到第幾信,節序俄驚百五臨。簇簇紫茸如可咽,蕭蕭華發豈勝簪。故園買去開還早,相伴溪梅水竹林。
日斜高閣一登臨,檻外輕嵐疊翠岑。萍水渺然忘客主,寒溫無定系晴陰。苞桑萬邑番君澤,介石千年孺子心。景入瓊觴人共醉,江空天闊起豪吟。
登了龍門且浩歌。風搖欲墜舞婆娑。足敲石鼓響聲多。小樹成行眠曲岸,片帆不動貼清波。人間天上復云何。
求仙復何所,最愛是西秦。一日為簫史,千秋憶鳳人。城隨珠斗曲,橋出絳河津。何日橫門入,君家更望春。
出東門,不顧歸。來入門,愴欲悲。舍中無儋石儲,還視身上衣參差。慷慨出門去,兒女牽裾啼。他家自愿富貴,賤妾與君但餔糜。但餔糜,上用穹窿天故,下用匍匐小兒。時吏清廉法不可干,一旦緩急當告誰。行吾望君歸,嗟少年,莫輕非。
嘉樹離披。榆關命賓鳥。夜月如霜。金風方裊裊。
粉濕香凝露乍消,湘娥新整翠云翹。一春青瑣長相對,影轉金階近午朝。
萍鄉路與醴陵通,溪上長亭草木中。行盡江南有山處,門前隔水是湘東。
上壽班齊日未升,風廊露幕立公卿。親聞商略西南彥,爭說高家好弟兄。
綠鎖朱闌,紅翻碧沚,韶光驀地清明矣。愁多好夢已難尋,那堪又被鶯呼起。妝懶臨鸞,期愆乘鯉,當年盟誓都虛耳。有情燕子解憐香,銜將落瓣營新壘。
尋幽意自愜,況與佳人同。俗物不到眼,談笑來天風。
浮云本無根,觸石成遛逗。題詩掃石鐫,無用拂紅袖。
絮花弱。吹滿斜陽院落。秋千外,無數小舟,綠水溶溶帶城郭。流光漫暗覺。辜卻。鶯呼燕諾。歡游地,都在夢中,雙蝶翩翩度簾幕。憑誰問康樂。又粉過新梢,紅褪殘萼。闌干休倚東風惡。憐瑟韻空在,鑒容偷改,青青洲渚遍杜若。故交半寥寞。漂泊。鎮如昨。念玉指頻彈,珠淚還閣。孤燈隱隱巫云薄。奈別遽無語,恨深誰托。明朝何處,夜漸短,聽畫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