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民春歸楚黃時民春與余俱攜家游白下而民春歸矣余尚淹留去住含悲用申短律以贈行李
兩載攜家共壯游,留君不住獨彝猶。
名高鸚鵡當年賦,人去瀟湘第幾秋。
肯信燕臺金已筑,空憐楚璞價難售。
歸來尚喜虔刀在,且向墻東問蹇脩。
兩載攜家共壯游,留君不住獨彝猶。
名高鸚鵡當年賦,人去瀟湘第幾秋。
肯信燕臺金已筑,空憐楚璞價難售。
歸來尚喜虔刀在,且向墻東問蹇脩。
兩年來我們都帶著家人一起快意地游玩,如今卻留不住你,我獨自遲疑不決。你有著當年禰衡作《鸚鵡賦》般的高名,你這一去瀟湘不知又是幾度春秋。怎會相信燕昭王筑臺求賢的事會發生,只空自憐惜你如楚地美玉卻難以得到賞識。你歸來還值得慶幸的是有好的才能,不妨到墻東去詢問媒人尋找機遇。
壯游:快意地游歷。
彝猶:即“夷猶”,遲疑不決的樣子。
鸚鵡當年賦:指禰衡的《鸚鵡賦》,這里借指友人有高才。
瀟湘:泛指湖南一帶。
燕臺金已筑:燕昭王筑黃金臺招攬賢才,這里指賢才得遇明主。
楚璞:指楚人卞和所獻的璞玉,比喻懷才不遇者。
虔刀:指寶刀,這里比喻人的才能。
墻東:指隱居之地。
蹇脩:傳說中伏羲氏之臣,后泛指媒人。
從詩題可知,詩人和王民春都帶著家人在白下游玩,如今王民春要回楚黃,而詩人自己還滯留在此。當時社會可能人才難以得到重用,友人王民春或許也處于懷才不遇的境地,詩人在這樣的情境下創作此詩贈別。
這首詩主旨是送別友人,突出特點是用典豐富,借歷史典故表達對友人的情感和期望。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當時文人之間的情誼和對人才境遇的關注。
人初靜,月正明。紗窗外玉梅斜映。梅花笑人偏弄影,月沉時一般孤零。
夕陽下,酒旆閑,兩三航未曾著岸。落花水香茅舍晚,斷橋頭賣魚人散。
【夜行船】百歲光陰一夢蝶,重回首往事堪嗟。今日春來,明朝花謝。急罰盞夜闌燈滅。 【喬木查】想秦宮漢闕,都做了蓑草牛羊野。不恁么漁樵無話說。縱荒墳橫斷碑,不辨龍蛇。 【慶宣和】投至狐蹤與兔穴,多少豪杰。鼎足雖堅半腰里折,魏耶,晉耶? 【落梅風】天教你富,莫太奢。無多時好天良夜。看錢兒硬將心似鐵,空辜負錦堂風月。 【風入松】眼前紅日又西斜,疾似下坡車。曉來清鏡添白雪,上床與鞋履相別。休笑鳩巢計拙,葫蘆提一向裝呆。 【撥不斷】名利竭,是非絕。紅塵不向門前惹,綠樹偏宜屋角遮,青山正補墻頭缺,更那堪竹籬茅舍。 【離亭宴煞】蛩吟罷一覺才寧貼,雞鳴時萬事無休歇。爭名利何年是徹?看密匝匝蟻排兵,亂紛紛蜂釀蜜,鬧攘攘蠅爭血。裴公綠野堂,陶令白蓮社。愛秋來時那些:和露摘黃花,帶霜烹紫蟹,煮酒燒紅葉,想人生有限杯,渾幾個重陽節?人問我頑童記者:便北海探吾來,道東籬醉了也。
漁燈暗,客夢回。一聲聲滴人心碎。孤舟五更家萬里,是離人幾行清淚。(清淚 一作:情淚)
送客時,秋江冷。商女琵琶斷腸聲。可知道司馬和愁聽。月又明,酒又酲,客乍醒。
布衣中,問英雄。王圖霸業成何用!禾黍高低六代宮,楸梧遠近千官冢。一場惡夢。
云籠月,風弄鐵,兩般兒助人凄切。剔銀燈欲將心事寫,長吁氣一聲吹滅。
一篷兒別苦。是誰家、花天月地兒女。紫曲藏嬌,慣錦窠金翠,玉璈鐘呂。綺席傳宣,笑聲里、龍樓三鼓。歌扇題詩,舞袖籠香,幾曾塵土。 因甚留春不住。怎知道人間,匆匆今古。金屋銀屏,被西風吹換,蓼汀蘋渚。如此江山,應悔卻、西湖歌舞。載取斷云何處。江南煙雨。
裉粉輕盈瓊靨,護香重疊冰綃。數枝誰帶玉痕描。夜夜東風不掃。 溪上橫斜影淡,夢中落莫魂銷。峭寒未肯放春嬌。素被獨眠清曉。
秋千人散小庭空。麝冷燈昏愁殺儂。獨有閑階兩袖風。月朧朧。一樹梨花細雨中。
南國多新意,東行伺早天。 潮平兩岸失,風正數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從來觀氣象,惟向此中偏。
昨夜梅花已報春,地瓶移插更精神。 酒酣纖手爭來折,鸚鵡回頭不敢嗔。
春江日未曛,楚客酣送君。翩翩孤黃鶴,萬里滄洲云。 四方各有志,豈得常顧群。山連巴湘遠,水與荊吳分。 清光日修阻,尺素安可論。相思寄夢寐,瑤草空氛氳。
擬占名場第一科,龍門十上困風波。三年護塞從戎遠, 萬里投荒失意多。花縣到時銅墨貴,葉舟行處水云和。 遙知布惠蘇民后,應向祠堂吊汨羅。
夷船入江來,先截瓜州渡。 真州城外生煙霧,一炬鹽艘不知數。 天塹飛過蛟龍驚,揚帆直抵金陵城。 金陵城中軍勢渙,大府主和不主戰。 伊相國來操勝算,欲以慈悲彌宿怨。 夷情貪狠惟愛錢,紅旗白旗持兩端。 忽然舁炮鐘山頂,俯瞰石城如瞰井。 闔城慟哭潛出城,一半流亡入魚艇。 秋風戒寒和議成,廟謨柔遠思休兵。 華夷抗禮靜海寺,儼然白犬丹雞盟。 吁嗟呼!城中歌舞慶太平,城外盜賊仍縱橫。 夷人中流鼓掌去,三月長江斷行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