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洛
都人士女各紛華,
列肆飛樓事事嘉。
政恐皇都無此致,
萬家流水一城花。
都人士女各紛華,
列肆飛樓事事嘉。
政恐皇都無此致,
萬家流水一城花。
洛陽城的男女們各自穿著華麗,街邊店鋪林立,高樓飛檐,一切都美好至極。我正擔心皇都沒有這樣的景致,卻看到這里萬家門前流水潺潺,整座城繁花似錦。
都人士女:指洛陽城的男女。
紛華:繁華、華麗。
列肆:排列的店鋪。
飛樓:高聳的樓閣。
嘉:美好。
政恐:正擔心。
皇都:指洛陽,當時可能為都城。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較難明確。但從詩中對洛陽城繁華的描寫推測,可能創作于洛陽作為都城,經濟、文化較為繁榮的時期。詩人來到洛陽,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從而寫下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洛陽城的繁華美麗。其突出特點是生動形象地描繪出城市的熱鬧與絢麗。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力有限,但為我們了解當時洛陽城的風貌提供了生動的文學資料。
淮甸古來多俊杰,府公今代更賢能。三年作郡民父母,一日還朝帝股肱。天近儲宮沾海潤,風隨官舸戛云層。錢清江上共相送,光價劉公百倍增。
世界尚傾仄,大廈誰能支。爾今舍我去,念子淚雙垂。
雨馀誰掛西天幟?萬斛胭脂潑臉工。唯恨不當春盛處,夕陽花海兩爭紅。
晝眠紗帳雨,夜饜御廚珍。迷我歧三岔,隨他月一輪。遠燈埋草色,清露點花唇。大道終何向,飄飄欲出塵。
瘦骨棲遲榻欲穿,春風被野獨高眠。紛紛過眼人疑夢,兀兀支頤象入玄。如愿漫陳兒女語,履端遙祝華嵩年。冥冥元化吾誰詰,深擁皋比理絕編。
拂面風輕日漸長,玉人初試薄羅裳。斜陽樓外拋梭去,兩兩三三出洞房。
草凍沙干又乳羝,天寒大窖雪成圍。節毛落盡空頭白,忍死邊廷未得歸。
斗室幽清自不群,日華常映海東云。麝煤入鼎浮香篆,蛇腹橫琴散斷紋。每喜三冬頻會友,誰云一飯敢忘君。卻憐月夜霜華泠,涷損瑯玕瘦幾分。
八駿西游何處蹤,白頭僧老記曾逢。云邊羽蓋擎仙掌,樹里樓船駕海龍。日下晚山投宿雁,煙迷秋浦渡寒鐘。紅蓮似抱美人恨,愁倚霜風憔悴容。
北風蕭蕭吹江蘆,清霜載道冰在須。奚奴束書催上車,政成卷旆歸京都。暨陽眇處天一隅,里閭凋瘵煩爬梳。負戈攘臂眾暴寡,探囊胠篋爭捐軀。天民秉彝同好德,椎牛端為饑寒驅。倅州寬惠別淑慝,癉惡豈必連妻孥。甘棠蔽芾有馀蔭,百里寧謐無援桴。存心忠孝本天性,為政固與常人殊。壽昌自樂歸河中,希文隱憂居江湖。白云舍近畢至愿,青霄路迥寧躊躇。
別來閒計日,一日似三秋。顧我無能老,逢君始欲愁。詩情今轉勝,交契久還稠。學問神龜似,當年繼踐猷。一葉黃梅雨,潺潺過麥秋。昏沉渾似醉,憔悴不禁愁。渠溢門庭淖,園荒草樹稠。乍晴酬絕唱,何幸對風猷。
桃源傳自武陵翁。遙隔白云中。漫說人間無路,豈知一棹能通。紅英夾岸,霞蒸遠近,爛漫東風。將謂神仙別境,雞鳴犬呔還同。
翠竹叢邊棘刺多,珍禽獨立意如何。朝陽鳴鳳巢阿閣,五采何曾觸網羅。
巖扉人不到,竹色滿僧闌。林雨添經潤,窗云入硯寒。夜龕貓占臥,晨缽鶴分餐。客至無馀事,敲冰煮月團。
縣小才疏政未成,披衣沖瘴聽雞鳴。向來嘯傲知多暇,老去驅馳敢自寧。有物解將王路塞,何人填得宦途平。拙謀果是因微祿,好傍吳田晏起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