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過牛山寺
離亂溪山愿已違,舊游煙樹認還非。
暮潮漁鼓喧江市,落日僧鐘出翠微。
路斷故園猶入目,途窮吾道一沾衣。
明朝又有梅花約,騎馬頻來卻似歸。
離亂溪山愿已違,舊游煙樹認還非。
暮潮漁鼓喧江市,落日僧鐘出翠微。
路斷故園猶入目,途窮吾道一沾衣。
明朝又有梅花約,騎馬頻來卻似歸。
經歷離亂,回到這溪山,心中所愿已無法實現,舊日游玩之地,在煙樹中已難以辨認。傍晚潮水涌動,漁鼓聲響在江邊集市喧鬧,落日余暉里,僧鐘之聲從青山中傳出。回家的路已斷,但故園仍仿佛在眼前,自己的理想無路可走,不禁淚濕衣襟。明天又有賞梅的約定,騎著馬頻繁來到這里,卻好似回到了故鄉。
離亂:指社會動蕩、戰亂。
愿已違:心愿沒能實現。
舊游:舊日游玩的地方。
煙樹:云煙繚繞的樹木。
認還非:難以辨認。
暮潮:傍晚的潮水。
漁鼓:漁人打鼓,作為信號或勞作節奏。
喧:喧鬧。
江市:江邊的集市。
翠微:青翠的山色,這里指青山。
故園:故鄉。
途窮:路走到盡頭,比喻處境困窘。
吾道:自己的理想、主張。
沾衣:淚水浸濕衣服。
梅花約:賞梅的約定。
此詩具體創作時間不詳,但從“離亂溪山愿已違”可推測,當時社會處于動蕩戰亂時期。詩人重游牛山寺,舊日景象已難辨認,自己的理想也無法實現,在這樣的心境下創作了此詩。
這首詩主旨圍繞離亂后的感慨、思鄉之情和理想受挫的悲嘆。其特點是借景抒情,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能反映出特定時期文人的心境和情感。
君子志于道,出處非一端。伊尹負鼎俎,顏淵樂瓢簞。
斯自理適當,匪緣情所安。超然達者致,邈矣誰可攀。
嗟嗟狂若狷,狥已缺其完。軒冕死不釋,山林趨不還。
我愛邵夫子,醇氣充見顏。群經究彼邃,古史閱而刪。
不為詭異行,已蹈時俗難。逃名去其奧,筑室伊洛間。
抱業舍仕進,竭心奉親歡。修竹當環堵,寒流日潺潺。
問誰從之游,結駟款其關。茲予久欣慕,欲往良獨艱。
幸君適河內,至此解征鞍。僚友恃交舊,屈致及門闌。
前迎倒我屣,布席羅雕盤。高談未一二,長揖忽歸騫。
不意饋雙鯉,剖腴出瑯玕。何以報嘉惠,永懷金與蘭。
邊柝無聲獄訟疏,芙蓉池上避金烏。
民收果實充田賦,匠寫空形入畫圖。
白鳥知機遠冠蓋,紫鱗貪餌落盤盂。
主人非為清香護,愛此煙波似五湖。
游遍西南轉法輪,歸來掛錫舊溪濱。
師心皎皎潭中月,世俗悠悠幾上塵。
白雪眉毫俱晚暮,碧云章句獨清新。
近來素壁皆圖像,如滿聯成七老人。
偏愛堂東砌下松,三年瀟灑伴衰翁。
寒聲動蕩潮初上,疎影孤圓月正中。
清徹紗帷延晝夢,綠涵金盞帶春風。
自緣多病饒歸思,便覺山林野意通。
家占西湖島上云,雪光月色更侵魂。
興來爛漫心空老,詩罷蒼茫眼正昏。
晉國衣冠何處覓,梁朝殿閣儼猶存。
思君不及山陰夜,遙望青松聽雪猿。
誰將江石作魚鐫,奮鬣揚鬐似戲蓮。
今報豐登當此日,昔模形狀自何年。
雪因呈瑞爭高下,星以分宮較后先。
八使經財念康阜,寄詩褒激守臣賢。
時屬艱危應有系,天于名教豈無心。
大都狂賊終須滅,未殺忠臣禍不深。
太尉有靈朱泚敗,中丞傳旨祿山擒。
曾誰鼓舞康州事,兒女常情淚滿襟。
官小事如麻,去官書滿車。
干時不得薦,垂翅又還家。
知命獨無愧,沉英眾所嗟。
風波信一葉,流落向天涯。
虎攫靈泉發地根,傳疑傳信事難分。
深涵月影千尋透,溜作溪聲一帶聞。
流迸石渠珠若露,溟蒙竹徑氣如云。
公余共酌醍醐味,應想於菟乳子文。
江國初涼夕漏均,青天無翳地無塵。
蓮花翦彩燈光燦,蕉葉傾金酒味新。
時節暗遷應不再,懽娛難得莫辭頻。
明年今夜中庭月,依舊寒光別照人。
數家深峽里,燈火似漁村。
客夢稀星外,蟲聲短草根。
髪疏憐枕軟,意倦覺燈昏。
待曉酤蠻酒,蒼梧奠舜魂。
光搖劍外使星還,天閣平躋侍從班。
暫命剖符開廣府,先聲指日定諸蠻。
浮江大斾翩翻去,過嶺新恩次第頒。
濟俗有謀方適用,卷舒應在笑談間。
暖翅玉羅薄,香須金線微。
青春二三月,白日一雙飛。
露重休深入,風高且暫歸。
南園芳樹下,燕雀最多機。
處士亡來二百年,故居牢落變祇園。
詩名長共江山在,寃氣尚磨星斗昏。
臺榭幾人留好句,漁樵何處問曾孫。
昔時泉石生涯地,日暮寒云遶寺門。
露華清八極,吟上小樓東。
月色水鋪地,雁聲秋滿空。
明河欲瀉浪,瘦竹自生風。
坐久心骨爽,此懷誰與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