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寮雜詩 其七
刻期插羽走貓鄰,
雨夜風晨往返頻。
一道官文書到處,
沿途響徹卓機輪。
刻期插羽走貓鄰,
雨夜風晨往返頻。
一道官文書到處,
沿途響徹卓機輪。
按照規定期限,帶著緊急文書前往貓鄰,不管是雨夜還是風晨都頻繁往返。一道官府的文書所到之處,沿途都能聽到卓機輪的響聲。
刻期:規定期限。
插羽:古代插羽毛于緊急軍事文書上,表示急速傳遞。這里指傳遞緊急文書。
貓鄰:地名。
卓機輪:一種發出聲響的工具,可能類似警報器之類,在文書傳遞時用來警示。
《社寮雜詩》是郁永河所作。郁永河于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 年)赴臺灣采硫,在臺期間創作此組詩。當時臺灣處于清朝統治之下,官府政令的傳達需要一定的機制和人力,這首詩反映了當時官府文書傳遞的情況。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官府文書傳遞的情景,突出其緊急和頻繁。特點是白描手法運用得當,生動展現場景。在文學史上,它為研究當時臺灣社會的行政運作和基層生活提供了形象的資料。
日月轉雙轂,古今同一丘。惟此鶴骨老,凜然不知秋。去住兩無礙,人天爭挽留。去如龍出山,雷雨卷潭湫。來如珠還浦,魚鱉爭駢頭。此生暫寄寓,常恐名實浮。我比陶令愧,師為遠公優。送我還過溪,溪水當逆流。聊使此山人,永記二老游。大千在掌握,寧有別離憂。
精廬高下翠微間,石磴迢遙次第攀。藤杖藉支蒼蘚滑,竹扉嘗掩白云閒。檐前老鶻將雛立,樹里孤僧負缽還。獨上孤峰西望遠,日斜煙霧暗江關。
郡國棠陰日日濃,乘軺衣繡惜匆匆。秋天雕鶚風云外,春草池塘夢寐中。聞道蓬瀛才有素,肯教江海樂無窮。斯民未作北亭別,使節時時過浙東。
輝輝短景不能春,照我貧屋亦復仁。虞淵道遠寒云屯,羲和愁思隕厥輪。君不見志士憔悴甘賤貧,塊處屋漏含悲辛。重堂溫室顛醉昏,悠悠蒼天彼何人。
倦倚瓊簫欲罷難。緘情無奈碧瑯玕。秦樓依約霧中看。不分閒庭忘夜永,本來空谷耐天寒。回腸多似舊紅闌。
不信張昭未是奇,賊來送死又何疑。一生諂事欺孤操,操死猶臣不十丕。
西池草,和夢汎晴暉。幾度見春歸。寒沙盟冷鷗先覺,秋江影落雁初飛。故園荒,征路遠,信音稀。笑逆旅、光陰忙似瞥。更好染、髭須何用鑷。驚夜杵、搗寒衣。桃花流水應無恙,小山叢桂更疇依。早歸來,新酒熟,菊成圍。
此日朱明洞,誰同對濁醪。宦途窮執戟,人代絕抽毫。雞犬聞天路,魚龍泣海濤。傳家大令在,忍睹鳳凰毛。
美人湘浦去,翠袖倚瑯玕。橫笛吹霜曉,遙知不耐寒。
海榴亭早開繁蕊,光照晴霞破碧煙。高近紫霄疑菡萏,迥依江月半嬋娟。懷芳不作翻風艷,別萼猶含泣露妍。搖落舊叢云水隔,不堪行坐數流年。
剪剪高荷舞翠陰,并游湘女駐波心。誰知羅襪無虛步,來聽薰風百里琴。
花柳亭臺半劫灰,故人淪落共徘徊。湖光山色西施舸,水影月香和靖梅。鴻蹋雪泥猶記跡,鶴歸華表總成哀。一尊濁酒和愁酌,淚灑東風醉玉頹。
南云走冷圭,北籟號空木。年年任霜霰,不減筼筜綠。
幾度觀燈侍帝京,鳳樓南面御街平。珠幢寶蓋開閶闔,八彩重瞳仰圣明。聲度天風仙樂動,香沾春酒臉霞生。客邊賡和尤增感,翹首祥云繞玉清。
海風吹雨散晨曦,紈扇高堂兩鬢絲。想見東南賓客盛,臨江釃酒看潮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