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熨斗歌
有蓋有底尺可量,穿以插柄柄較長。熨人之首像饕餮,造自太和中尚方。
鴨爐東閣噴香熱,細腰手熨芙蓉結。長門月落斗闌干,金仙泣露銅槃折。
帶火零星話劫灰,西陵歌吹總堪哀。洛神去后李娥活,誰掘芳林土一堆。
裁縫密密申鴛綺,珠襦玉柙重泉底。君王自愛辟寒金,壞色羅裙吹不起。
匏廬好古耽風雅,月華麟首親摹寫。款識真同雁足鐙,題詩合用香姜瓦。
繡澀苔花跗自圓,銷沈又過一千年。摩挲熨斗同威斗,一笑麻姑滄海邊。
有蓋有底尺可量,穿以插柄柄較長。熨人之首像饕餮,造自太和中尚方。
鴨爐東閣噴香熱,細腰手熨芙蓉結。長門月落斗闌干,金仙泣露銅槃折。
帶火零星話劫灰,西陵歌吹總堪哀。洛神去后李娥活,誰掘芳林土一堆。
裁縫密密申鴛綺,珠襦玉柙重泉底。君王自愛辟寒金,壞色羅裙吹不起。
匏廬好古耽風雅,月華麟首親摹寫。款識真同雁足鐙,題詩合用香姜瓦。
繡澀苔花跗自圓,銷沈又過一千年。摩挲熨斗同威斗,一笑麻姑滄海邊。
魏熨斗有蓋有底,大約一尺長短,還帶著長長的插柄。熨斗頭部形狀像饕餮,是北魏太和年間尚方署制造。東閣中鴨形香爐噴出熱氣,美人手持細腰熨斗把衣物熨出好看的褶子。長門宮中明月西沉,北斗星橫斜,金銅仙人落淚,銅盤折斷。帶著火星的灰燼訴說著劫后余事,西陵的歌吹聲都讓人哀傷。洛神離去后李娥復活,可誰會去挖掘芳林那一堆土呢。細密地縫制鴛鴦錦被,華貴的殮服被埋在黃泉之下。君王只愛那辟寒金,破舊顏色的羅裙連風都吹不起來。匏廬喜愛古物,沉醉于風雅之事,親自臨摹熨斗上如月華般的麟首圖案。熨斗上的款識就像雁足燈一樣,題詩應該用香姜瓦。熨斗繡紋已模糊,底部圓潤長滿苔花,又歷經了千年歲月。撫摸這熨斗如同撫摸威斗,就像和麻姑在滄海之畔一笑。
饕餮:傳說中的一種兇惡貪食的野獸,古代銅器上面常用它的頭部形狀做裝飾。
太和:北魏孝文帝的年號。尚方:古代制造帝王所用器物的官署。
鴨爐:鴨形香爐。
芙蓉結:指衣物熨出的褶子像芙蓉花一樣。
長門:漢宮名,漢武帝時陳皇后失寵后居此。斗闌干:北斗星橫斜,指夜深。
金仙泣露:漢武帝曾鑄銅仙人,手捧銅盤承接露水。
劫灰:劫火的余灰,指戰亂或災難后的遺跡。
西陵:可能指帝王陵墓。
洛神:傳說中的洛水女神。李娥:古代復活的女子。
鴛綺:繡有鴛鴦圖案的錦被。
珠襦玉柙:古代貴族的殮服。
辟寒金:傳說中的一種能辟寒的金。
匏廬:作者友人。
款識:器物上的文字。雁足鐙:古代銅燈名。
香姜瓦:一種珍貴的瓦。
跗:器物的底部。
威斗:王莽時所鑄的北斗形銅器。
麻姑:神話中的女仙,曾見東海三次變為桑田。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難以確切知曉。從詩中內容推測,可能是作者在看到魏熨斗這一古物后,聯想到北魏時期的歷史,結合自己對歷史興衰的感悟而創作。當時社會可能處于相對穩定或動蕩之后的反思階段,作者借古物抒發對歷史變遷的感慨。
這首詩以魏熨斗為線索,串聯起眾多歷史典故和神話傳說,展現了歷史的滄桑巨變。詩歌主旨在于感慨時光流轉、繁華易逝。其特點是用典豐富,語言優美,以小物件反映大歷史。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有重大影響力,但體現了作者對歷史文化的深刻思考和文學創作的才華。
海上風帆似馬狂,歸來仍喜佩銀章。三年報國存忠直,一旦見親全義方。祖逖誓江期復晉,董徽仗節樂還鄉。圣恩已見金雞放,醉飲寧辭累十觴。
新知舊雨集南華,玉屑霏堪籠碧紗。大雅能扶憑只手,微言相感動千家。殊無絕詣從揮麈,漸有功夫到吃茶。格磔鉤辀閑處領,此來端不負侯芭。
繡斧朝持越郡前,花驄行部筆如椽。風云西北飛揚候,海岳東南鎮定年。秋思芙蕖明玉斝,春光桃李媚瓊筵。寧知鹵簿江州貴,日向蓬茅話太玄。
碧落嵌空群玉峰,煙霞深鎖翠微重。乳羊不作黃羊色,放箸能回冰雪容。
將軍鐵騎戰金微,八月長安盡搗衣。砧聲欲落三更月,翡翠樓頭雁卻飛。
五更鐘鳴天未曙,六街馬蹄聲似雨。露華滿屨霜滿衣,束帶爭趨丞相府。千鐘之祿萬戶侯,幾人空負平生愁。鏡中綠發漸垂素,窗間白日如奔流。誰念幽人在空谷,癭木為冠草為服。小甕春風紫朮香,長镵落日黃精熟。行歌偶到黃金臺,坐看世事如浮埃。長衢甲第換新主,舊時燕子愁歸來。忽憶紫霄峰下路,倒跨青鸞獨歸去。松華釀酒一千石,結廬招我南山住。
寄居東郭寺,頗似著潛夫。旅病憐雞骨,鄉心夢鯉湖。風塵疑后會,霜雪滿前途。若問人天果,能參半偈無。
露冷風涼秋漸深,塞天猶系白頭吟。已知憂國非吾事,有感還余惻惻心。
弱齡逃世網,一勇以求志。折旋四十載,竟日坐有累。大拙使為巧,小樸使為器。用是役于人,夫豈足言智。飄風鼓具區,如我長噫氣。追惟年運往,通夕遂忘寐。圣人罕言命,天道殊難致。委順待未來,馀日敢終棄。
凝笳來鳳輦,玉宇開深殿。君恩春風回,那向秋時怨。君心似明月,月缺應再圓。但令黃河水,到海還上天。
瓦上松雪落,燈前夜有聲。起持白玉尺,呵手制吳綾。?紉征袍縫,邊庭草又青。
幾回幽夢繞家山。怯聞梅弄殘。瀟瀟黃落客氈寒。不禁衣帶寬。身外事,意闌珊。人間行路難。尋思百計不如閑。休貪朱兩轓。
珍重乾坤到骨恩,若持頭發我為尊。清晨拚卻黏梳齒,白晝愁渠覆腦門。煙澹竹爐將灺火,葉黃百草暗通根。滄桑變盡渾閒事,笑絕嫦娥竊藥奔。
白雁朝來欲下灘,人言氣入菊花寒。清霜尚薄楓先醉,晚稻新收野自寬。客至家家蒸黍栗,秋成社社有歌彈。城南里俗殊真樸,百遍相過憶未闌。
上卿方駕紫云車,便寄江南處士詩。白發忽辭明鏡去,青山相對好樓居。床頭筇竹生鱗甲,窗下殘篇撲蠹魚。莫向九原嗟寂寞,諸郎才俊馬相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