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蠻 其八
昨宵解帶翻成結。侵晨翠幌當風怯。莫近水西闌。回身羅衣單。
琴心相爾汝。夢斷秦臺侶。箋管發秋慵。鏡心閒淚紅。
昨宵解帶翻成結。侵晨翠幌當風怯。莫近水西闌。回身羅衣單。
琴心相爾汝。夢斷秦臺侶。箋管發秋慵。鏡心閒淚紅。
昨晚解衣帶時,竟不小心打成了死結;清晨時分,綠色的帷幔在風中顯得那樣柔弱。不要靠近西邊水畔的欄桿,轉身時才覺羅衣單薄。曾以琴心互訴衷腸,與愛人的美好夢境卻已中斷。拿起紙筆,秋日的慵懶涌上心頭;鏡中映照的面容,淚水悄悄染得一片紅。
翻:反而。
侵晨:清晨。
翠幌(huǎng):綠色的帷幔。
怯:柔弱,這里指被風吹得搖晃。
爾汝:古代關系親密者的互稱,此處指親昵的對話。
秦臺侶:用蕭史弄玉典故,指如神仙眷侶般的恩愛之人。
箋管:紙和筆,代指書寫。
慵(yōng):懶散。
鏡心:鏡中映照的面容。
此詞或作于秋日,作者因思念往昔親密之人(如戀人或故友),觸景生情而作。通過清晨至日間的生活片段,結合對舊情的回憶,展現內心的孤寂與思念,反映了個體在情感失落時的細膩心理。
全詞以日常場景為依托,通過細節與典故的運用,將對往昔的懷念與當下的孤寂交織,情感真摯而含蓄,語言凝練婉約,展現了詞人對情感體驗的敏銳捕捉與細膩表達。
白發不由己。
黃金留待誰?
冬朝日照梁,含怨下前床。
帷寒以葉帶,鏡轉菱花光。
會是無人覺,何用早紅妝。
(同前。見王士倫《浙江出土銅鏡選集》序引。)
華夏吟哦遠,人聲自抑揚。
沖虛歸道德,曲折合宮商。
殿閣沉檀散,樓臺月露涼。
至誠何以祝,多稼永豐穰。
(同前卷四十。)
誰悟靈丹出世塵,三花合會與龍親。
君看前后煉丹者,誤煞千人與萬人。
(以上皆見《正統道藏》珠字號《元陽子金液集》。)
既全國色與天香,
底用家人紫共黃。
卻喜騷人稱第一,
至今喚作百花王。
(《分門纂類唐宋時賢千家詩選》卷九。)
資中多秀異,自古出賢良。
川岳炳靈氣,煙霞舒瑞光。
家家習詩禮,處處聞絲簧。
(見《輿地紀勝》卷一五七《資州》。)
(按:此詩原題“唐毛熙圣”作,疑即蜀詞人毛熙震之昆從。)
亹亹玄中趣,湛湛清漢波。代謝若旋環,椿木不改柯。
靜心念至真,隨運順離羅。感應理常通,神適逮自徂。
澹游初無際,繁想洞九遐。飛根散玄葉,理返非由他。
常能誦玉章,玄音徹霄霞。甲申洪災至,椌翮王母家。
永享無終紀,豈知年劫多。
元良明哉!股肱良哉!盛德至矣,大業廣矣!
我一人兮化無窮,臨萬國兮道既融。
同心同德,君圣臣忠,子子孫孫,永代克隆。
(見同前卷四三缺名《君臣同德賦》附。)
丁亥余,吳分好安居。
高低通見熟,荒歉在洪廬。
泗城皆厄難,燕楚最荒虛。
歲中雖薄稔,災水在春初。
(上缺)物有方。
口含大憲,手提國綱。
實邦之翰,為民之防。
宵沉狺吠,晨無飲羊。
千古是仰,昭其耿光。
八雄爭天下,狫鼠先啾唧。(自庚子年黃巢見,朱全忠等八人僭號)。
兔子上天床,(馬建屬兔,又以卯年開國)猿猴三下失。(朱溫三帝屬猴也)
李子生狼藉,(昭宗也)乃牛生叛??。(楊行密王于吳。斗牛,吳之分也)
群犬嘶首尾,走上中華國。(即六侵中國也。見《分門古今類事》卷十四引《賓仙傳》)。
復始才陽發,循環順節移。
龍潛騰未得,虎伏叫聲希。
二炁相方會,三花兆啟期。
火盈臨九數,虧折卻來歸。
東西南北總銅山,萬萬千千彌億千。
錢坊日鑄百萬算,功匠千人若神仙。
天寶三載置此塔,不朽不壞與天連。
(見光緒元年刊劉榮等纂《廣昌縣志》卷十二。)
(按:《興文塔銘》石刻,正書,天寶三載建,在東岳行祠。署“渤海郡常選上柱國高澄書”。作者不祥。)
月明星稀夜,
皆欲向南飛。
深閨寒鎖難成夢,那得同衾共繍床。
一自與郎江上別,霜天更自覺宵長。
(婦人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