頌古一百首 其四十八
扶過斷橋水
伴歸明月村
只知途路遠
不覺又黃昏
扶過斷橋水
伴歸明月村
只知途路遠
不覺又黃昏
相互扶持著走過斷橋邊的流水,相伴回到明月映照的村莊。只覺得路途漫長遙遠,卻沒察覺已經又到了黃昏。
斷橋:殘破的橋梁,或指特定名稱的橋,此處泛指破損的橋。
明月村:被明月照亮的村莊,營造靜謐的氛圍。
途路:路途、行程。
黃昏:日落時分,天色漸暗的時段,常暗含時光流逝之意。
《頌古一百首》為宋代禪僧釋師范所作,屬“頌古”體禪詩,多通過日常場景闡釋禪理。此首或作于游方參禪途中,以歸鄉片段映射修行中對“過程”與“時間”的體悟。
詩以歸鄉途中的平凡場景入筆,借“途遠”“黃昏”的對照,暗喻時光易逝、行止自然之理,體現禪詩“于日常見禪機”的特點,語言平淡而意境深遠。
林壑蒼茫宿霧濃,冥濛煙雨翠連空。豈知造化難收拾,卻入幽人楮素中。
將軍開國之武臣,早附鳳翼攀龍鱗。煙云慘淡蔽九野,半夜捧出扶桑輪。前年領兵下南粵,眼底群雄盡流血。馬蹄帶得淮河冰,灑向江南作晴雪。潮陽僻在南海瀕,十載不斷干戈塵。客星移處萬里外,天子亦念遐方民。將軍高名邁前古,五千健兒猛如虎。輕裘緩帶踏地來,不減襄陽晉羊祜。此時特奉圣主恩,金印斗大龜龍紋。大開藩衛制方面,期以忠義酬明君。宣威布德民大悅,把菜一笠誰敢奪。黃犢春耕萬隴云,氂尨夜臥千秋月。去歲壺陽戍守時,下車愛民如愛兒。壺山蒼蒼壺水碧,父老至今歌詠之。欲為將軍紀勛績,天家自有麒麟筆。愿續壺民歌太平,磨崖勒盡韓山石。
團扇團如白玉盤,玉盤比似月團團。早知玉樹秋風近,不把閒愁寫素紈。
令節樊山宴,深秋楚客哀。云長一雁往,江遠片帆來。倦倚丹楓憩,回看蒼渚開。登高復能賦,知爾大夫才。
向人溫婉復輕清,水入漓江便有情。微雨我來舟上望,四舷山影麗于屏。
半百年來五福全,秀鐘光岳陸生蓮。蒼松翠柏風霜古,玉葉金枝雨露偏。鶴背有書來碧海,弧南增彩燭瑤天。霞杯滿進長春酒,愿祝莊椿壽八千。
天生小崆峒,屹立太古初。玄冬積皓雪,瓊樹高扶疏。爾性愛清潔,對之還結廬。誰憐苦寒夜,相映讀群書。
一年好景為春延,錯落梅花五色箋。又是春酣來暖日,碧珠梢上逐風顛。靜靜樓臺隱樹叢,卻來柳岸一絲風。嫩條無力點春水,人在逍遙鼓棹中。半壁青山曲水通,初醒萬縷鬧春風。當年醉臥落花處,又透夭桃一點紅。乍暖小樓鎖好夢,覺來睡意和春濃。鶯聲歷歷明窗外,山在蒼茫落照中。
天下方漫蕪,顧我適有庸。使其已除滌,我將何以功。我豈大無效,自是用我慵。
寶墨光分眄禁春,超然晏坐寂怡神。力辭漢殿從游樂,乞得康廬自在身。黃屋記曾參扈從,白衣猶憶指山人。恐虛立馬前宵夢,柱下無材忝世臣。
四海知音少,三杯語別長。詩名推雁字,俠氣動魚腸。自笑煙霞懶,憐君客路忙。歸舟花擁棹,好醉若耶旁。
憶昔束發初,嬌倚云錦機。折花事戲劇,笑詫身上衣。一從十五時,學向機中織。絲短愁苦長,梭緩心轉急。永夜蘭燈懸洞房,門前梧葉零秋霜。霜寒手凍絲緒亂,絡緯悲啼金井床。春花更疊黃金縷,花底青鸞蹴煙霧。東風何日天上來,擬奉瑤池宴歌舞。十日滿匹恒苦遲,一夕停梭生網絲。持刀沈吟剪秋水,粉淚欲落愁風吹。遠懷素心人,邈在千里道。何因托交歡,持此永相保。東鄰小姬昔同年,至今盛飾為母憐。幾回月高鳴杼軸,正是他家夜彈曲。
武原離亂后,真界積塵埃。殘月生秋水,悲風起故臺。居人今已盡,棲鴿暝還來。不到無生理,應堪賦七哀。
月影印仙跡,花香供筆靈。
身名俱未達,朋舊故應疏。多病惟高枕,何人慰索居。縱鱗思曠野,疲馬倦長途。誰似儒官好,優游翰與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