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宗郊祀二十九首 入小次用《乾安》。
聽惟饗德,
監惟棐忱。
顧諟思明,
靈承思欽。
永言端蒞,
肅對下臨。
上帝是皇,
毋貳爾心。
聽惟饗德,
監惟棐忱。
顧諟思明,
靈承思欽。
永言端蒞,
肅對下臨。
上帝是皇,
毋貳爾心。
聽聞神靈只享用德行,監察人間只輔助誠信。回顧審視時想著明察,承接神靈時想著恭敬。長久地端正臨位,嚴肅面對神靈降臨。上帝偉大無比,切勿懷有二心。
饗(xiǎng):享用,指神靈接受祭祀。
棐(fěi):通“匪”,輔助。
顧諟(shì):回顧審視。諟,同“視”。
靈承:承接神靈。
端蒞(lì):端正地臨位主持儀式。
下臨:指神靈降臨。
皇:偉大。
貳:二心,不專一。
此為南宋寧宗郊祀儀式中《乾安》樂章的一部分,用于帝王進入小次(祭祀臨時休息處)時演奏。郊祀是古代帝王祭天的最高禮儀,宋代尤重“以德配天”,此詩強調“饗德”“棐忱”,反映了當時以德行、誠信為祭祀根本的政治文化背景。
作為郊祀樂章,全詩核心在于強調“德”與“誠”是通神的關鍵,通過規范祭祀者的態度(明察、恭敬、專一),體現宋代“敬天法祖”的禮儀思想,語言簡練莊重,是研究宋代郊祀文化的重要文本。
相逢何處問仙家,離卻紅塵便可嘉。一派青山兩椽屋,數灣流水幾株花。松根掃葉燒芽筍,石罅分泉煮細茶。枕上夢魂甜似蜜,不知紅日上窗紗。
一閤僅容膝,閉門塵慮捐。讀書心已懶,高臥腹便便。
爇盡盤心一篆香。空將羅帕贈蕭郎。而今年少說王昌。拾翠汀洲花勝雪,吹簫簾幕月如霜。貪天一念薄溫涼。兩字心關易遣知。相看雙袖萬行啼。暫逢花月莫尋思。似我情懷甘自減,從他風雨覺來時。夜闌獨理舊書辭。無限人間重晚涼。直緣離決恐情傷。含愁不語弄絲簧。弦絕易關徽外響,歌深不是枕中方。兩年辛苦一聲狂。誰信重逢未有期。經秋風雨再來時。占人懷抱誤人思。曾是牡丹輸解語,斷無楊葉永如眉。三生花草夢西溪。小閣凝寒夜帳幽。烘簾眉月易成秋。天生江水不西流。無可奈何甘薄倖,最難消受是溫柔。清歡一往掛帆舟。綺語難刪靜志居。沉思何事苦關渠。癡根尋向古人書。負手英雄看過鳥,驚心琴瑟悔為魚。真成獨坐惱花初。
雁影江潭底,秋聲浦溆間。吳兒歌一曲,月子幾回彎。
漬粉蕭夫人,換卻房山水。不信此流清,試看漢江里。
兩石湖邊號公姥,狀似老人何傴僂。何事雙雙化石來,多情不肯歸黃土。從來化石因望夫,武昌貞婦無處無。男子何因亦化石,鴛鴦相對為歡娛。東向石公拜,汝豈谷城舊精怪。不然漢代修羊公,故向君王作狡獪。西與石姥語,汝豈秦時采螺女。巫山十二芙蓉中,亦有望夫峰似汝。我今學仙仙未成,愁將體魄歸泉扃。他年亦欲化為石,恨無比肩一娉婷。
文光百尺擁登壇,電影交旂照畫欄。愿得司衡心似月,天河一浣轉芒寒。
羞重嬌多最惜名,月華明處怕微行。鄰娘瞥見移燈景,侍女遙疑動釧聲。殘燭解衣教緩緩,重幃低語囑輕輕。要知珍重關心切,白日閑逢一暗驚。
尪然棲古剎,身世豈堪悲。藥鼎相看熟,禪床獨坐罷。發長猶懶薙,衣重不勝披。但遣空諸蘊,奚勞灑柳枝。
鵝湖湖面水為波,搖曳東風軟似羅。永福門前看若此,朝云山下又如何。黃金勝地應難借,白首春光不易多。四十馀年成底事,好將殘夢付藤蘿。
相棲相別不相關,黃雀飛孤亦大難。生處都無安可樂,何堪風雪紇干山。
正是思家地,山中更雨中。林明初得月,泉響半因風。臥榻辰瞻北,巡車道指東。慈闈無一字,何處問來鴻。
一彈指頃浮生過。墮甑元知當破。去去醉吟高臥。獨唱何須和。殘年還我從來我。萬里江湖煙舸。脫盡利名韁鎖。世界元來大。
蘭沼碧沈沈,微風生樹林。游魚避荇葉,食鳥下蒲心。徑狹牽衣袂,巖虛應足音。知君數來往,應不倦幽尋。
八月金陵天氣涼,勞勞亭畔雨花香。誰家別淚沾紅粉,幾處秋風起白楊。沽酒城邊頻系馬,聞歌道上總思鄉。古今無恙東流水,多少行人為斷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