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王訪趙州州不下禪床圖贊
堅不剛,柔不弱。
七百甲子老翁,偏要用此一著。
列土王來不下床,高風千古為標格。
堅不剛,柔不弱。
七百甲子老翁,偏要用此一著。
列土王來不下床,高風千古為標格。
堅韌卻不剛硬,柔和卻不軟弱。這位歷經漫長歲月的高齡禪師,偏偏要堅持這樣的禪行。即便諸侯王親自來訪,他也不下禪床相迎,這種高潔的風范千古以來都是世人的楷模。
七百甲子:甲子指60年,此處為夸張說法,形容趙州禪師(從諗)年事極高(其實際享年約120歲)。
列土王:受封疆土的諸侯王,此處指趙王。
標格:風范、榜樣。
趙州從諗禪師(778-897)是唐代禪宗曹洞宗高僧,以'趙州茶'等公案聞名。史載趙王多次禮敬拜訪,禪師始終以'不下禪床'的日常姿態接待,體現'佛法在世間'的禪風。此贊應為后人題詠相關畫作時所作,旨在弘揚其超越世俗禮法、堅守禪心的精神。
此詩通過描述趙州禪師面對趙王來訪不下禪床的細節,贊揚其不媚權貴、堅守本真的品格,是禪宗'平常心是道'思想的生動體現,在禪宗史與文學史上均具典型意義。
倦來散步繞池行,池上風生白苧輕。春雨小堂留燕語,夕陽高柳逗蟬聲。杯深向客難同醉,夢熟何人卻喚醒。可是閒官無限樂,官坊翰苑總登瀛。
屋外云山走海濤,商歌扣角氣猶豪。把琴有各尋陶令,住笏何人記馬曹。生厭市聲奩地僻,老增詩興敵秋高。九峰三泖何如此,金谷池臺半野蒿。
弱冠不飲酒,篝燈橫玉繩。或云酒中趣,湛湛浮云蒸。棄書試其言,杲若烏輪升。天根轉晴雷,堅城為之崩。妙言粲瓊屑,逸興追飛鷹。醉鄉儻可居,無功乃真朋。
歐公家潁川,坡老田陽羨。是皆非吾土,而乃此留戀。種橘知何時,何時歸去兮?歸而謀之婦,惜無李衡妻。
身老難拘束,間過祇樹林。鹿當春草臥,猿抱夕陽吟。云氣生禪榻,松風遏梵音。一僧才坐定,門外落花深。
夜聞巴叟臥荒村,來打三更月下門。往事過年如昨日,此身未死得重論。老非懷土情相得,病不開堂道益尊。惟有孤棲舊時鶴,舉頭見客似長言。
杖藜花下步,聽匝匼,水中聲。正溽暑初收,新涼乍到,流火三庚。憑闌一泓洗眼,見朱魚、唯唯出茭菱。大有濠梁意興,點頭莊叟持平。研脂涂抹爛銀。瑩十二,墨痕黥。憶繭紙、朝陽飛潛變化,小試鯤鵬。衣被已無宏愿,但風流、文采耀人睛。艷羨臨淵徙倚,不同魴婢思烹。
寶閣莊嚴金玄耀,風鈴震響玉丁東。甍飛杰出青霄上,道典珍藏在此中。
楚國樓臺凌九霄,軟風行復弄柔條。當年弦管今何處,飛雪滿空如舞腰。
風流公子正髫年,腰帶千文萬歷錢。浪買梨花三百朵,一時光照鼓樓前。
落月照冰湖,曉氣何太爽。兩岸雪煙昏,鳧鷗出深港。
春晴野煙生綠塘,春游綵女鉛華光。碧云日暮去何處,紅荇白蘋他自香。
凝霜截曉小春寒,爭道鞭靴行路難。客有儒官敲竹戶,老夫猶得漢儀看。
馮唐頭白尚為郎,覺爾旌麾去有光。共羨驊騮今展足,誰憐鴻雁各分行。西湖春近梅先白,上國秋初葉已黃。惆悵彭城離別地,幾時風雨復連床。
仙郎邂逅鳳凰城,不奈悲秋客子行。下榻一宵期盡醉,隔江三載愧知名。當尊意氣還他日,把劍風塵任此生。旅鬢于今空浩嘆,詞人自古更多情。黃金臺迥山云度,白玉堂高海月明。世事年來愁轉劇,同懷祇有漢張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