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使越南入關留別和越南魏克循韻 其一
叱馭遑辭行役頻,
得朋偏喜締文新。
浮蹤與我盟鷗鷺,
佳什慚君說鳳麟。
三月輪蹄周轍跡,
千秋文字契精神。
四方蘭譜他年訂,
南極名流有魏申。
叱馭遑辭行役頻,
得朋偏喜締文新。
浮蹤與我盟鷗鷺,
佳什慚君說鳳麟。
三月輪蹄周轍跡,
千秋文字契精神。
四方蘭譜他年訂,
南極名流有魏申。
駕馭車馬顧不得推辭頻繁的公務奔波,結交新友更欣喜能締結新鮮的文學情誼。我漂泊的蹤跡與鷗鷺結盟(喻淡泊心境),您對我詩文的稱贊讓我愧不敢當(您稱我為鳳麟)。三個月間車馬遍行留下轍印,千秋文字卻能契合彼此精神。他年若能遍結四方好友,南極(越南)的名流定有魏申(魏克循)。
叱馭:驅馬出行,典出《后漢書·王尊傳》,指不畏艱險的行程。
遑辭:無暇推辭。
締文新:締結新的文學交誼。
盟鷗鷺:與鷗鷺結盟,喻指淡泊自然的心境。
佳什:優(yōu)秀的詩文。
鳳麟:鳳凰與麒麟,喻指杰出的人才。
輪蹄周轍跡:車馬行駛留下的痕跡,指行程之廣。
蘭譜:舊時朋友結誼的譜帖,此處指交游記錄。
南極:代指越南,因位于中國南方。
此詩為作者奉命出使越南,入關返程時與越南文人魏克循唱和而作。清代中越交往頻繁,文人常以詩賦酬唱增進友誼,詩中記錄了作者三月行程的辛勞,更凸顯中越文學交誼的珍貴。
詩以行役起筆,轉寫與魏克循的文學相交,既述行程之實,又表精神相契之誼,體現(xiàn)清代中越文化交流的密切,是中越文人友好往來的見證。
詔綍從君賜,經龕與佛同。早沾三釜祿,幾作百年翁。閱世松成蓋,傳家桂滿叢。素車千兩送,榮絕九原中。
年衰病怯思怔營,惟見詩筒眼便青。連和舊篇才結局,高吟新月恰當亭。敢輕勍敵嬰生力,正恐陳言厭熟聽。入社莫言詩殿后,此時孤律夢方丁。
地屬黃樓守,樽開畫省郎。大風來芒碭,飛壒捲河梁。鶴不歸殘照,人今醉異鄉(xiāng)。馮欄一翹首,天地漸蒼茫。
一自逋仙去,孤山孰主之。梅花依舊盛,不是共樓時。
一瓶一缽一枝筇,皓首歸來萬事慵。應笑白云猶世態(tài),卻來庵外媚孤松。
西風江渚罷鳴琴,報政難留去客心。鄉(xiāng)士何困逢盛餞,宰君其敢望重臨。□堂尊俎明秋月,嘉會衣冠侈上林。為向南云早鴻道,春明還許嗣徽音。
蟋蟀鳴床下,青燈一影紅。天高垂玉露,月白起清風。砧響柴門外,涼生畫閣中。更深眠不得,靜坐聽吟蟲。
殊重平生邴曼容,退身能勇自為雄。盛衰付與枕中夢,福祿猶嗤塞上翁。松菊漸荒三徑合,鶴猿誤怨故山空。蒼苔滿地塵凝席,惟有蕭蕭蕙帳風。金馬玉堂高步宜,中年遂與水云期。太沖早擅三都賦,叔度難量萬頃陂。夜壑藏舟今孰在,白駒過隙事堪悲。南園從此無行跡,老檜高松知未知。
戍久風塵色,動多意氣豪。建章樓閣迥,長安陵樹高。度冰傷馬骨,經寒墜節(jié)旄。行當見天子,無假用錢刀。
久效勤勞歷四朝,暮年文采更飄蕭。九重奏最隨鳴佩,萬里還官理去橈。藩閫祇今資贊畫,縉紳猶自仰豐標。西江總有清名在,更盡忠誠答帝堯。
新月抱銀鉤,當軒凈欲流。星稀光尚怯,云薄影同浮。根植桂子固,枝空烏鵲愁。娥眉能不妒,徒使?jié)h宮羞。
白蘋吹岸斷,細雨帶潮平。漫渺榕灣曲,微茫野渡橫。中流看擊楫,天下想澄清。為問濟川者,臨淵愿自生。
授節(jié)明光里,分符淮海潯。家傳三禮學,夜絕四知金。蜀郡流芳遠,鄱陽種德深。熬波輸國賦,剔蠹慰民心。海王夷吾策,徒謳子產黔。政成還治所,撫事動遐吟。
大道幸然同內外,隨緣且現(xiàn)宰官身。王臣付囑非無意,居士傳燈豈異人。十里香花今日勝,一圍寶帶舊時因。主賓機感何年事,珍重鐘山雪竹春。
十日春無一日晴,興來騎馬出江城。隔林黃鳥間關語,夾道青山次第迎。流水落花春自老,虛堂夢草夜偏清。明朝又作紅塵客,慚愧浮云去就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