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擬禽言六首 其三
提壺提壺。
我是酒國酒丈夫。
有酒萬事都糊涂。
莫掉三寸舌,空留七尺軀。
糟蠓粕蠛訂友于。
春攜柑兮秋茱萸。
醉倒西山笑唐虞。
提壺提壺。
提壺提壺。
我是酒國酒丈夫。
有酒萬事都糊涂。
莫掉三寸舌,空留七尺軀。
糟蠓粕蠛訂友于。
春攜柑兮秋茱萸。
醉倒西山笑唐虞。
提壺提壺。
提壺鳥在叫,提壺提壺。我是酒國里的飲酒大丈夫。有了酒,萬事都變得糊涂。不要白費三寸之舌去爭辯,空留七尺身軀在人間。以酒糟、酒渣和小飛蟲結為朋友。春天攜帶著柑酒,秋天佩著茱萸酒。醉倒在西山,笑談那上古的唐堯虞舜。提壺鳥在叫,提壺提壺。
提壺:鳥名,其鳴聲似“提壺”,常被詩人用來引發飲酒的聯想。
酒丈夫:指嗜酒如命、以酒為志的人。
三寸舌:指能言善辯的口才。
七尺軀:指人的身體,古代成人身高約七尺。
糟蠓粕蠛(zāo měng pò miè):糟,酒糟;粕,米渣滓;蠓、蠛,均為微小的飛蟲,此處泛指酒的殘渣與微末之物。
友于:原指兄弟,《尚書》有“友于兄弟”,后泛指朋友。
茱萸(zhū yú):一種植物,古代有重陽節佩茱萸飲酒的習俗。
唐虞:指唐堯、虞舜,傳說中上古的賢明君主。
具體創作背景無明確史料記載。擬禽言詩多為文人模仿鳥鳴所作,推測此詩為作者借“提壺”鳥鳴的戲擬,表達對酒中自在生活的向往,或暗含對世俗紛擾的調侃。
此詩以“提壺”鳥鳴起興,圍繞“酒”展開,通過醉態生活的描寫,表達超脫世俗的放達態度。語言詼諧直白,體現了擬禽言詩的趣味性與詩人個性,是一首典型的以酒抒懷的戲擬之作。
芒履猶香楚地花,一瓶隨處是生涯。不須乞食游女去,舍利城多長者家。
黃昏浥雨出榕城,濈濈潮聲燭下聽。跡踐似泥人不問,影孤如月鵲相驚。塵寰彈指成今古,秋色傷懷隔死生。細憶語言渾似夢,何年杯酒話殘更。
露冕閩江惜別遲,莼鱸已慰故園思。曾沾父老攀轅淚,親領君王保障辭。病間可容長孺臥,政成還與細侯期。它年夢里三禾失,總道功名治郡時。
一山有此座,勝處無勝此。群類盡磽出,夷曠特如砥。其腳插靈湫,敷霞面深紫。我謂瑪瑙坡,但是名差美。城中士與女,數到不知幾。列酒即為席,歌舞日諠市。今我作夜游,千載當隗始。澄懷示清逸,瓶罍真足恥。亦莫費秉燭,步月良可喜。月皎光潑地,措足畏踏水。所廣無百步,旋繞千步起。一步照一影,千影千人比。一我欲該千,其意亦妄矣。譬佛現千界,出自一毫耳。及愛林木杪,玲瓏殿閣倚。僧窗或映紅,總在蛛網里。闃闃萬響滅,獨度跫然履。恐有竊觀人,明朝以仙擬。
表讓皇家買酒錢,醉鄉歸去便陶然。吾君若問徵君意,自有東皋種黍田。
老來祇戀舊儒巾,放浪猶能矯俗塵。晚節黃花希晉士,《陽春白雪》愧巴人。高懷無出中邊事,末路何慚寂寞濱。但得交情似支遁,白頭相見只如新。
之子慇勤何處來,清談煮茗不論杯。五更門外過風雨,四月街頭買杏梅。喜客有情窗動竹,吟詩無興硯生苔。君家白酒何時熟,病起應須去不回。
匹馬千峰曉度關,相逢俱是紫宸班。帝宮閶闔開今日,天柱華夷見此山。萬里鴻歸滄海路,七陵龍護白云間。漢家原廟松楸古,夜夜西風吹佩環。
晚涼人未醉,移席汎煙波。酒遠杯常待,舟平岸易過。鳥邊浮晚吹,花底度輕歌。早見東林月,秋光逼絳河。
親王開國綏南土,賢傅承恩出禁闈。鳳輦龍旂煩扈從,緋袍金帶有光輝。當杯莫惜離筵醉,此別應知后會稀。路入官湖詩景好,落霞孤鶩看齊飛。
杏花春雨映溪堂,不異當年碎錦坊。重碧破除千萬事,硬黃臨寫十三行。枌榆夾道陰連屋,魚鳥親人水滿塘。覓句有時成久立,草茵藉坐槿籬傍。
欲知難別意,孤棹去還停。候吏分遙邇,離人雜醉醒。城臨秋水渡,樹帶夕陽亭。后夜看吟燭,憐君宿郡廳。
兄等平安否。記離時,都門擊筑,漢皋賭酒。別后光陰駒過隙,又是一年將舊。怕說與、新來病瘦。我自無能甘命薄,最傷心,母老妻兒幼。身后事,賴良友。半生積貯風雙袖。悔當初,千金買笑,量珠論斗。往日牢騷今懶發,發了還愁丟丑。且莫問、文章可有。即使續成秋柳稿,語荒唐,要被萬人咒。言不盡,弟頓首。
棲棲一世畔牢愁,無奈常懷千歲憂。不降于斯豈非倖,既生宜毋久羈留。
丹穴翩翩紫鳳雛,幾年文彩照江湖。觀光上國吳公子,屏跡南園楚大夫。自古荊山無棄玉,只今滄海有遺珠。秋風定卜重相見,出處悠悠得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