崆峒山 其一
矗地彌天道氣屯,
脈先太華近昆侖。
虎嫻人性疑仙佛,
鶴詡皇初訓(xùn)子孫。
呼吸九重搖北斗,
盤回一線碎西門。
廣成石室如堪借,
莫笑勞形盡鈍根。
矗地彌天道氣屯,
脈先太華近昆侖。
虎嫻人性疑仙佛,
鶴詡皇初訓(xùn)子孫。
呼吸九重搖北斗,
盤回一線碎西門。
廣成石室如堪借,
莫笑勞形盡鈍根。
崆峒山高聳入云,彌漫著濃郁的道家靈氣;其山脈比華山更早形成,直連昆侖。山中老虎通人性,疑似仙佛所化;仙鶴自夸從遠古便訓(xùn)育著子孫。山高接近天廷,呼吸間仿佛能搖動北斗;盤旋的小路如一線,通向破碎的西門。若能借得廣成子的石室,莫要笑我辛勞求道,皆是資質(zhì)愚鈍之人。
矗地彌天:高聳入云,彌漫天際。
道氣屯:道家靈氣聚集。屯,聚集。
脈先太華:山脈比華山(太華山)更早形成。
虎嫻人性:老虎熟悉人性,通靈性。嫻,熟悉。
鶴詡皇初:仙鶴自夸源自上古時代。詡,夸耀;皇初,遠古。
呼吸九重:形容山極高,接近天廷(九重指天)。
盤回一線:盤旋曲折的山路細如絲線。
廣成石室:傳說廣成子在崆峒山的修煉居所,廣成子為道家始祖級仙人。
鈍根:佛教用語,指資質(zhì)愚鈍者,此處為詩人自嘲。
崆峒山為道教名山,傳說廣成子在此修煉,黃帝曾來問道。詩人游覽此山,感其高峻與道文化淵源,觸景生情,作此詩以詠其勝與求道之心。
全詩緊扣崆峒山“道氣”核心,通過高峻山勢、靈物(虎鶴)、神話(廣成子)等元素,渲染其仙意,表達對道家境界的向往。語言奇?zhèn)ィ玫渥匀唬且皇兹诤仙剿c仙道的佳作。
桑海迭番誰此壽?
丹黃窮歲似無官。
新收宋槧供讎比,
百衲何如璧最完。
密宇深房小火爐
飯香魚熟近中廚
野人愛靜仍耽寢
自問黃昏肯去無
山人少機心,語嘿恣胸臆。
木盤盛青蕉,擎出當(dāng)街食。
雙鬢影婆娑,皓月與之白。
放浪少年間,乃自得其得。
居庸一口容人。
開門誰揖黃巾。
虎豹何曾苦辛。
黑松林里,無勞間道通秦。
錦官城外,覽群芳、紫陌紅塵游遍。百卉爭妍延勝賞,鈴索彩幡風(fēng)飐。芍藥嬌姿,海棠媚影,到眼春撩亂。香云粉霧,花光相映人面。
驚艷。引蝶成癡,惹蜂作鬧,喧鳥聲都顫。故態(tài)猶存狂未減,我也魂銷無算。老尚情多,愁將酒掃,買醉歸來倦。燈殘夢醒,客衾依舊寒戀。
自悼詞成不待封,
閑情戀思萬千重。
青春肯為紅顏駐,
轉(zhuǎn)眼風(fēng)光又夾鐘。
名都有高樓,上入青云端。
脩城延曲隅,阿閣交重欄。
佳人理清曲,當(dāng)戶橫朱弦。
揚音綵霞里,令顏誰不觀。
賓客會四座,絲竹哀且繁。
日中車馬至,薄暮皆言還。
聽曲各言好,知音良獨難。
誰為同心人,并起乘雙鸞。
茆屋幽深草樹中
早來心跡暮還同
錐毛有鐵詞峰隱
燈壁無鄰眼照空
桂殿秋香天外月
龍門春漲海邊風(fēng)
惟應(yīng)詩畫消長日
慚負賡歌作繪功
翰林碑立崔嵬上,待制詩題杳靄間。人天八萬四千塔,便合推為第一山。
疏鐘迎客到溪亭,碧瓦朱欄相照明。想得松陰排萬衲,籃輿放處恰詩成。
攀石捫蘿到更幽,玲瓏咫尺懶窮搜。旁人不會當(dāng)時意,為欠門生作伴游。
山塘坂上路如弓
步入巉巖曲折中
野鳥亂啼寒日暮
滿山紅葉動秋風(fēng)
夢醒長松下,到來清我心。
春光當(dāng)面過,鳥語此林深。
遂隔人間世,時聽空外音。
羲皇去不遠,上下與相尋。
對未延宣室,文嘗薦子虛。
書方就綿蕝,奠已致生芻。
故國悲云棧,英游負石渠。
名儒升用晚,厚愧不先予。
歌聲扇后出,
妝影鏡中輕。
未能令掩笑,
何處欲障聲。
知音自不惑,
得念是分明。
莫見雙嚬斂,
疑人含笑情。
推倒多年老鼠窠,掃空平地笑呵呵。從空架起生頭角,蓋覆驢牛不厭多。
今朝成就大緣,千古發(fā)揮大事。斫額任他門外客,到家還我個中人。
天上張公子,
家聲四海知。
晚方持使節(jié),
聊復(fù)擁州麾。
嶺嶠多遺愛,
蕃人亦去思。
遠民應(yīng)罷市,
淚墮峴山碑。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xué)習(xí),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dān)法律上的任何義務(wù)或責(zé)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