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周教授兼簡劉左史薛寺丞
舍選諸生出,侯藩博士歸。一官甘獨冷,千仞看群飛。苦學丹心古,春風泮水肥。傳衣觀歲晚,先使識摳衣。
霜趁殘秋肅,寒侵薄暮生。帆開吳浪急,鴻挾楚云橫。客里常加飯,人歸得寄聲。為詢劉與薛,江漢幾長城。
舍選諸生出,侯藩博士歸。一官甘獨冷,千仞看群飛。苦學丹心古,春風泮水肥。傳衣觀歲晚,先使識摳衣。
霜趁殘秋肅,寒侵薄暮生。帆開吳浪急,鴻挾楚云橫。客里常加飯,人歸得寄聲。為詢劉與薛,江漢幾長城。
太學選拔的學子紛紛出仕,您從地方學官任上榮歸。甘愿固守清冷學官之職,看他人如飛鳥直上高位。您刻苦求學丹心如古,春風中泮水泛起新綠。晚年傳授學問衣缽,先讓后學懂得恭敬受教。秋霜隨殘秋更顯肅殺,寒氣在暮色中漸起。船帆破開吳地急浪,鴻鵠挾帶楚云橫空。客旅在外要多加餐飯,歸來時記得捎去音訊。替我詢問劉左史與薛寺丞,他們在江漢是否如長城般穩固。
舍選:宋代由太學選拔人才的制度。
侯藩:指地方藩國或州郡,此處代指周教授任職的地方。
博士:學官名,此處指周教授的職位。
千仞:形容極高,比喻他人升遷高位。
泮水:古代學宮前的水池,代指學校。
傳衣:本指佛教傳授法衣,此處指傳授學術或師法。
摳衣:提起衣服前襟,古代學子見師時的恭敬動作。
長城:比喻國家棟梁之臣。
此詩為送別周姓教授所作,兼致信問候劉左史、薛寺丞兩位友人。宋代重文教,學官地位特殊,詩人或與周教授為同僚,對其安于學職、專注授業的品格深表認同;劉、薛二人或任職江漢,詩人借此詩表達對他們在地方堅守的關切。具體創作時間或在秋季,周教授調任之際。
全詩緊扣“送別”與“問候”雙線,前半贊周教授治學守正、師道傳承,后半寫別時秋景與旅途叮囑,并托其問候劉、薛,體現詩人重友情、崇學道的品格。語言質樸而情致深婉,是宋代贈別詩中兼具理趣與人情的佳作。
新歲人家開宴會。冬釀春盤,紅帖相邀至。主婦家家初晤對。攜來孩幼呼尊輩。待看月圓深有意。莫倚欄干,人誤欄干際。不見饑餐思易子。萬千鰥寡椎心死。
秋風裊裊吹庭樹,傷心一葉隨風去。葉隨風去何所之,似我年年困羈旅。神蟉紆屈泥中蟠,青云未到誰汝憐。愁來不寐起視夜,斗柄斜指西南天。
丁丁伐木晝聲喧,竹里人家溪上村。青箬蓋頭椎髻婦,亂煙驅犢上高原。
春馮西滸窗,夏臥西滸榻。待月最宜秋,探梅還度臘。
寶花初爛欲連枝。舊苑珠千樹,寒郊玉萬層。
山色青于染,林光綠漸稠。鳥啼聽不盡,差可愜行游。
地僻人稀花自妍,世衰學喪道終傳。天機妙處人難解,一局閒棋學洞仙。
十口愁艱食,夫田不納租。大禾霜降少,晚稻小寒無。白蜆頻肥鴨,青蟲未飽烏。滑甘調幼婦,好媚九旬姑。
長江千里。中有英雄淚。卻笑英雄自苦,興亡事、類如此。浪高風又起。歌悲聲未止。但愿諸公強健,吞海上、醉而已。
鶯花愁旅客,風雨逼清明。向曉擔空笈,蕭然出鳳城。
不恨韶光似水流,綠池景色自生愁。門前幾樹垂楊柳,日日對啼黃栗留。
人生行止莫非天,萬里風波一葉船。時有賓朋慰牢落,寧論遠道困行躔。
夜條風淅淅,晚葉露凄凄。
置酒清軒下,衣冠聿來萃。皆我同朝士,各有祿與位。昩爽趨在公,日夕還未至。屬茲歲除暇,一觴聊共醉。匪徒展間闊,亦復解劬瘁。平生所相好,豈不在名義。中和誠可則,貪鄙誠可戒。僶勉以自強,前脩庶足跂。
登眺臺千尺,論心酒一尊。青霜侵樹杪,丹葉舞江村。逐浪同浮梗,隨風欲斷魂。榮枯何足嘆,此日幸歸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