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春
微雨微風隔畫簾,金爐檀炷冷慵添。
桃花滿地春牢落,
宦情歸興休相撓,隼旆漁舟總未厭。
微雨微風隔畫簾,金爐檀炷冷慵添。
桃花滿地春牢落,
宦情歸興休相撓,隼旆漁舟總未厭。
隔著畫簾,有細微的雨和輕柔的風,金爐里的檀炷已經(jīng)冷了,也懶得去添。桃花落了滿地,春天顯得如此寂寥。為官的情懷和歸鄉(xiāng)的興致不要再相互困擾了,無論是做官出行的旗幟,還是漁人的小船,其實都不讓人厭煩。
畫簾:有畫飾的簾子。
檀炷:用檀香制成的線香。
牢落:孤寂、寥落。
宦情:做官的志趣、情懷。
歸興:歸鄉(xiāng)的興致。
隼旆(sǔn pèi):畫有隼鳥的旗幟,這里代指為官出行的儀仗。
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中可推測,詩人處于為官期間,在暮春時節(jié),面對寂寥之景,內心產生了對仕途和歸鄉(xiāng)的復雜情感。可能當時社會環(huán)境相對平穩(wěn),但詩人自身在官場中或許有一些疲憊或迷茫,從而引發(fā)了歸鄉(xiāng)之念。
這首詩主旨在于表達詩人宦情與歸興的矛盾心理。其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與直抒胸臆相結合,生動展現(xiàn)內心糾結。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有廣泛影響力,但細膩地刻畫了文人在仕與隱之間的徘徊心態(tài)。
武夷秀氣,萃君家、春色融和時節(jié)。賞了花朝才六日,曾記挺生英杰。量吸鯨川,志吞牛渚,標格冰壺潔。臺星明處,年年輝映南極。須信早晚橫翔,云霄直上,寧久棲鸞棘。富貴榮華年正少,謝砌芝蘭秀發(fā)。行及瓜期,榮趨花縣,百里民懷德。交騰薦剡,褒遷大振勛業(yè)。
帝城瑞氣曉氤氳,鳳閣參差勢入云。馳道爭聞傳警蹕,垂衣重見拱華勛。仗移雉尾班初合,身近螭坳詔得聞。薄劣十年叨侍從,自慚何以答明君。
嘒嘒新蟬綠葉遮,一聲臨晚到山家。未應春色全歸去,猶有芳叢刺史花。
黑云拖雨過長汀,恍若驪珠散紫清。聲到枕邊驚蝶夢,風回蓬底帶龍腥。漁燈隱隱孤村暗,蘆葉蕭蕭兩岸鳴。已覺夜深還淅瀝,滿懷羈思不堪聽。
蕓翁到死不停筆,死去蕭然一室居。不似王恭無長物,半樓詩板半樓書。
海風吹曉上三山,手把韶華滿意看。偶向仙家逢歲朔,不知人世有春寒。梅邊杖屨香隨步,云際樓臺玉作闌。萬古椒花一杯酒,醉來騎鶴問還丹。
綠陰如幕垂楊覆。破葛頭巾新漉酒。裴回終日不聞香,空使承蜩腰折柳。主人大笑吾何有。伸出拿云擎日手。藤蘿一架羃臺池,水上花閒金玉鏤。
踽踽涼涼莫我知,讀書漸懶任嘲師。荷鋤亦欲耕綿上,把釣因思入漢陂。姑讓著鞭先士稚,何須舉扇障元規(guī)。巴人白雪難同調,今古應無兩子期。
長蘿托高株,晻曖蔽煙霧。垂蔓已百尺,更引欲何處。愿少放馀條,恐傷君所附。
蕭蕭羸馬向天涯,一片黃塵滿面沙。記得去年春雪里,白云莊上看梅花。
鳴禽百囀柳三眠,窗戶陰晴任雨煙。芍藥櫻桃春殿后,芎藭麥曲病爭先。奉親滿眼欠一飽,去國憂心今五年。南北風塵江兩岸,不妨明月釣魚船。
天末秋風生白蘋,連環(huán)入夢客思親。蛾眉下嫁終傾國,猿臂須封莫問人。禹穴讀書今幾歲,蘭亭載酒約新春。翰林供奉如相問,為說愁添雪滿巾。
不著畫羅金縷衣,尋常打扮最相宜。春風燕子樓前過,飄落梨花雪一枝。
玉勒金鞍照地光,駝裘珠帽繡文章。平明上馬歸來醉,他日清朝作棟梁。
幼稚拋家,孤貧樂道,縱心物外飄蓬。故山墳壟,時節(jié)輕修崇。幸謝鄉(xiāng)豪并力,穿新壙、起塔重重。遺骸并,同區(qū)改葬,遷入大塋中。人從。關外至,皆傳盛德,悉報微躬。耳聞言,心下感念無窮。自恨無由報德,彌加志、篤進玄功。深回向,虔誠道友,各各少災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