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言 其九十
天生一物變三才,
交感陰陽結圣胎。
龍虎順行陰鬼去,
龜蛇逆往火龍來。
嬰兒日吃黃婆髓,
姹女時餐白玉杯。
功滿自然居物外,
人間寒暑任輪回。
天生一物變三才,
交感陰陽結圣胎。
龍虎順行陰鬼去,
龜蛇逆往火龍來。
嬰兒日吃黃婆髓,
姹女時餐白玉杯。
功滿自然居物外,
人間寒暑任輪回。
自然生成的靈物演化出天、地、人三才,陰陽二氣交合凝聚成修煉的圣胎。龍虎二氣順行則陰邪退去,龜蛇逆運則火龍顯現。修煉者如嬰兒每日汲取黃婆的精髓,似少女時時飲用白玉杯中的瓊漿。功行圓滿自然超脫世俗,人間寒暑輪回再無拘束。
三才:天、地、人,此處指宇宙基本構成。
圣胎:道教內丹術術語,比喻修煉過程中凝聚的生命精華,是丹成的象征。
龍虎:內丹術中龍屬木(心)、虎屬金(腎),代表陰陽二氣;順行指遵循自然規律調和。
龜蛇:玄武的象征,龜屬水(精)、蛇屬火(氣),逆往指逆自然之道修煉以返本。
嬰兒、姹女:分別象征元神(性)與元精(命),道教修煉的核心要素。
黃婆:脾土的代稱,在內丹中為調和陰陽的媒介。
白玉杯:比喻純凈無染的修煉狀態或能量載體。
功滿:修煉達到圓滿境界;居物外:超脫世俗束縛。
此詩應為道教內丹派詩人所作,可能出自宋元時期丹道興盛背景下的丹詩組作。當時道教注重性命雙修,丹詩常以隱語傳法,此詩或為修煉者總結自身實踐,以通俗七言形式闡釋內丹修煉的關鍵步驟與境界,旨在傳授丹法或記錄修證體悟。
全詩圍繞內丹修煉展開,前六句詳述修煉過程:從陰陽交感結圣胎,到調和龍虎龜蛇二氣,再到滋養元神元精;尾聯點明修煉目標——功成后超脫世俗輪回。體現了道教“逆返歸真”的核心思想,是研究傳統丹道文化的重要文本。
北國西風霜葉秋,南天赤日火仍流。炎方一事差堪慰,季子無須羞敝裘。
人事等泡幻,金石亦消沉。頫仰百年中,感慨傷人心。
彈鋏頻年賦遠游,獨將離恨對滄洲。魂飛桂樹千山色,目斷桃花一水流。海內何人偏御李,塵中有客尚依劉。高秋倘借南溟翼,萬里摶風到玉樓。
官河繞湖湖繞城,河水不如湖水清。不用千金酬一笑,郎恩才重妾身輕。
寂寂度年光,堅貞玉雪香。冶容誰氏子,終日傍垂楊。
合歡愛嘉名,矧復知昏旦。淮土產特多,蔥蘢蔭溝岸。離離青葉解,冉冉紅茸散。靜和宿露捲,動與微風戀。物意豈悅人,和樂自堪玩。蹇予寡所諧,觸事多忿悁。亦儗學嵇生,植根向庭畔。
一滴流漿石骨穿,于今一掬掃炎氛。鶴仙業已成陳跡,瀑布聲中隱劍痕。
三年此村落,春色入心悲。料得一孀婦,經時獨淚垂。
千山萬山星斗落,一聲兩聲鐘磬清。路入小橋和夢過,豆花深處草蟲鳴。
地老天荒更九州,斷魂零夢此淹留。平生湖海元龍氣,化作人間萬馬愁。未必成名游子易,空教多病老親憂。故園東望七千里,江上潮平月滿樓。
蓮蓬零雨學沖涼,濡體渾如雞落湯。可愈頭風消熱病,休嫌灌頂水淋浪。
姮娥歸處月華深。
一歲無常春,一日不常早。人生會當然,豈得永不老。
蓮疏菊未破,野艷獨敷榮。濯水紅纓細,鋪園步障平。露寒偏發色,風勁不摧莖。采掇聊供餌,丹房助氣清。
病馀天地骨全銷,荏苒行藏付寂寥。終古神交玄度在,異時昏嫁尚平遙。紅顏轉自宜丘壑,白眼那能對市朝。愧殺美人千里顧,可從青雀問瓊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