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葉桐軒赴永嘉上幕兼簡劉使君
清才出故家,幕府在東嘉。吟熟蕃池草,潮回富石花。霜垂低樹實,珠滴小槽霞。更勺龍翔碧,晴窗試麥畬。
雁宕雨初收,遲將部曲留。佳山如好友,遠仕當清游。憶與白鷗侶,曾盟賢郡侯。依劉可無地,莫倚仲宣樓。
清才出故家,幕府在東嘉。吟熟蕃池草,潮回富石花。霜垂低樹實,珠滴小槽霞。更勺龍翔碧,晴窗試麥畬。
雁宕雨初收,遲將部曲留。佳山如好友,遠仕當清游。憶與白鷗侶,曾盟賢郡侯。依劉可無地,莫倚仲宣樓。
你這清俊的才華出自世家,即將前往東嘉(永嘉)的幕府任職。常吟頌如謝靈運‘池塘生春草’般的詩句,潮起潮落間看盡石上繁花。秋霜垂落,壓彎了樹上的果實;新酒滴入槽中,如紅霞般艷麗。更要舀取龍翔山的碧水,在晴窗下試種麥田。雁蕩山的雨剛停,暫緩了隨行的部曲。秀美的山巒如同好友相伴,遠途為官不妨當作清游。回憶起曾與白鷗為侶的日子,也曾與賢能的郡侯(劉使君)結下盟好。依附劉使君不必憂慮無容身之地,切莫像王粲那樣空自倚樓感傷。
東嘉:永嘉的別稱,今浙江溫州。
蕃池草:化用謝靈運‘池塘生春草’句意,指詩才清俊。
小槽霞:小酒槽中酒液如霞,指新釀的美酒。
麥畬(yú):種麥的田地。
雁宕:雁蕩山,位于永嘉附近。
部曲:原指軍隊,此處指隨行的下屬。
依劉:用王粲依附劉表的典故,代指依附劉使君。
仲宣樓:王粲(字仲宣)作《登樓賦》的樓,此處喻指空自感傷的處境。
此詩為詩人送友人葉桐軒赴永嘉(東嘉)幕府任職時所作,并借此詩問候當地長官劉使君。詩中可見詩人與葉、劉二人交游甚篤,創作背景或為葉桐軒赴任前夕,詩人以詩寄懷,表達關切與期許。
全詩圍繞‘送別’與‘寄懷’展開,前半贊友人之才與任所之美,后半寫山水清游之趣并以典勸勉,既展現了對友人的肯定,也暗含對劉使君賢明的推崇,是一首情感真摯、意蘊豐厚的送別詩。
春風吹桃花,游子未還家。洞口桃花片,多人未曾見。
穿云上高嶺,云漏日光晴。古驛陳倉道,秋風漢帝營。曾聞神臂弩,猶說殺金坪。畏壘何人筑,蕭蕭鐵馬鳴。
麗江一曲抱龍州,絳漢遙看明月流。鼓角山城悲遠戍,芙蓉秋水總離憂。艨艟靜坐消清夜,戎馬關心易白頭。萬里銀空愁對雨,紛紛偏映鷺鴉洲。
艤舟東城阿,張宴西園里。遙天黯同云,高軒落疏雨。霏霏雜霰零,冉冉微雪委。先集長洲苑,亂點脂塘水。蹴絮翻新燕,吹花起潛鯉。初飛勢斜斜,漸積光玼玼。凄咽鸞笙澀,徘徊翠袖靡。人生貴適意,流行隨所止。底用銀燭燃,清光照窗幾。
曙色浮東海,騰騰漸太清。明霞低水檻,宿霧迥江城。警柝已罷擊,征人初啟行。豺狼今挈領,豈是乏長纓。
月桐不似虎頭癡,頗學王維愛作詩。煩君滿壁滄洲畫,畫我萍居聽雨詩。
不獨宗吳輩,人今未可量。名多爾自失,身在欲誰強。斗劍懸中岳,霜雕擊大荒。還聞有馀勇,?跋少年場。
余生過四十,深恐負前期。報國當今日,思親在此時。功名猶未立,鬢發欲成絲。兀坐無聊賴,長歌意轉悲。
我昔聞異人,見者棄而走。禍福驗旋踵,死生立開口。那逢杜權翁,三四錯回首。問龜龜莫應,叩策策不剖。吾方虛已游,梗爾適何有。
兩家誕日俱延客,長恨無緣笑語同。輒奉朋尊聊介壽,愿言百歲亦如翁。
山南山北似壺天,雨宿風餐近日邊。噭噭猿啼石門路,此身渾是謝臨川。佳句全勝顧虎頭,千巖萬壑斬新秋。歸來把玩無窮意,始信遙天寄客愁。
山游悅遙賞,觀滄眺白沙。云路沈仙駕,靈章飛玉車。金軒接日彩,紫蓋通月華。騰龍藹星水,翻鳳映煙家。往來風云道,出入朱明霞。霧帳芳宵起,蓬臺植漢邪。流精麗旻部,低翠曜天葩。此矚寧獨好,斯見理如麻。秦皇非徒駕,漢武豈空嗟。
祠道郁紆回,前賢俎豆開。桂枝春日長,蒀藻客能來。齋供分猿果,詩題雜虬苔。露壇時一眺,天地此樓臺。
川原歷亂欲誰歸,獨有山人到竹扉。恍忽舊時梅影冷,似曾寒坐月華微。百年人事空潭影,一夕云林孤雁飛。特地不堪重話處,倚欄頓爾發清機。
微雨濕春衫,小鳥鳴春樹。芳草天涯人未歸,消息知何處。無計慰相思,閑庭空延佇。門外花陰接柳陰,夢斷江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