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
桂友尋東閣,蘭交聚北堂。
象筵分錦繡,羅薦合鴛鴦。
光逸偷眠穩,王章泣恨長。
孔懷欣共寢,棣萼幾含芳。
桂友尋東閣,蘭交聚北堂。
象筵分錦繡,羅薦合鴛鴦。
光逸偷眠穩,王章泣恨長。
孔懷欣共寢,棣萼幾含芳。
像桂樹般的好友去東閣相聚,如蘭草般的摯友在北堂相會。華麗的筵席上鋪設著錦繡,絲羅坐墊如同鴛鴦相伴。光逸能安穩地偷著睡覺,王章卻長久地哭泣含恨。兄弟間欣喜能一同安睡,棣棠花仿佛散發著芬芳。
桂友、蘭交:指好友,“桂”“蘭”常用來比喻品德高尚的人。
象筵:指華麗的筵席。
羅薦:絲羅坐墊。
光逸:晉朝人,曾在胡毋輔之等人縱酒時,在戶外脫衣露頭,還被拉進屋內共飲。這里用其偷眠之事,可能表示一種自在狀態。
王章:西漢人,因剛直敢言下獄,最終死在獄中,其妻子也受牽連。這里用其泣恨之事,體現悲苦。
孔懷:指兄弟之間的情誼。
棣萼:即棠棣花,常用來比喻兄弟。
由于缺乏具體的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資料,推測可能是詩人在與朋友、兄弟相聚時所作。當時或許社會相對穩定,人們有條件舉行聚會,詩人在聚會中看到朋友歡聚、兄弟相伴,聯想到人生的不同境遇,從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圍繞朋友相聚和兄弟情誼,通過描繪聚會場景、引用典故,展現出人生的不同狀態。其特點是意象豐富、用典自然,在文學上體現了當時文人聚會時吟詩抒情的文化氛圍。
漫漫蕎麥花,如雪覆平野。離離豆子莢,數枝忽堪把。頗憶故鄉時,屏跡謝車馬。水宿依蟹舍,泥行沒牛胯。作勞歸薄暮,濁酒傾老瓦。縷飛綠鯽膾,花簇赪鯉鲊。棄官雖未決,世念亦已且。浩歌續楚狂,幽懷欣獨寫。
梅花如雪凍檐陰,閣住斜陽不肯沉。顏為避人溫似玉,語因惜別重于金。莫云未定緣離合,春水難知分淺深。坐久翻催君速去,帶香和笑已沾襟。
笑中曾捋鬼頭巾,說甚瞿曇鬼眼睛。附子天雄州土外,自馀都是個般僧。南方攪吵叢林遍,西蜀來歸呈舊面。相逢道伴若交肩,掣電之機徒劈箭。
打鴨驚鴦去不歸,清秋空憶見時稀。海邊東日年方盛,眼底西風淚已飛。萬點水燈浮塔影,一層煙月隔簾衣。阮郎別后天臺在,惟有桃花路總非。
一曲琵琶凄楚。萬里風沙辛苦。玉貌委胡庭。為蒼生。臺上明妃如此。天上明妃不死。臺下看明妃。暗歔欷。
一榻來青閣,三霜古白田。丹鉛銷削布,文獻付山川。服漸為人指,刀應善自全。長懷豆盧杖,搔首意茫然。
琪花瑤草滿山底,玉液飛空香味美。誰家嬌鳥最玲瓏,蛺蝶繽紛隨鬢尾。銀云傾袂涼如水,朱頂鶴傳仙姬意。導人前去拜先墳,保佑兒孫咸鵠起。
落花如雪委蒼苔,百歲逢春復幾回。流水羽觴嗟寂寞,石田茅屋未歸來。舞雩風暖宜童子,修禊書成屬俊才。故舊相看情倍好,雅懷今日為君開。
萬劫修成潔凈身,拚將枯槁委風塵。無生參透長生秘,得意分明失意人。玉佩要馀今日恨,霓裳舞罷舊時春。含情久不施脂粉,寄語楊妃莫效顰。
種花都是種愁根,沒個花枝又斷魂。新學甚深微妙法,看花看影不留痕。
客久歲云暮,吾衰道自尊。時辰催短速,晷刻變寒溫。人賤時爭席,神傷早閉門。新春看爾到,應念我猶存。正爾逢春日,到來兩足尊。偷生長作客,僧臘始開門。淡淡梅初放,如如雪可吞。千三四百里,又是一乾坤。
火宅牽纏,夜去明來,早晚擔憂。奈今日茫然,不知明日。波波劫劫,有甚來由。人世風燈,草頭珠露,我見傷心眼淚流。不堅久,似石中迸火,水上浮漚。休休,及早回頭,把往日風流一筆鉤。但粗衣淡飯,隨緣度日。任人笑我,我又何求。限到頭來,不論貧富,著甚干忙日夜憂。勸年少,把家緣棄了,海上來游。
明鏡當臺照不差,短長子丑盡歸家。山河大地渾如故,不妨隨處玩煙霞。
碧海秋高壽域開,誰將綠野傍蓬萊。濯纓溟渤驂虬去,晞發扶桑駕鶴回。桂籍已瞻登六相,槐陰又欲報三臺。懸知放鴿添籌日,片片卿云照酒杯。
花翻歌扇衣香卸。夢云低亞。沙棠雙槳綺羅塵,愁不耐、滄波瀉。風定絮花凝榭。晚鶯閒話。不辭高館領春寒,堅坐看、斜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