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鄉七首 其六
路繞荒丘水接天,寂無風雨亦蕭然。
淚紅原不因今日,頭白何曾是暮年。
百尺藤蘿纏古廟,幾家煙火隔平田。
分明鬼向孤兒哭,猶待清明送紙錢。
路繞荒丘水接天,寂無風雨亦蕭然。
淚紅原不因今日,頭白何曾是暮年。
百尺藤蘿纏古廟,幾家煙火隔平田。
分明鬼向孤兒哭,猶待清明送紙錢。
道路繞著荒涼的山丘延伸,水面與天際相接;即便沒有風雨,四周也一片蕭瑟。淚水泛紅并非因今日之事,頭發斑白何曾是因暮年?百尺藤蘿纏繞著古老的廟宇,幾戶人家的炊煙隔著平整的田地。分明像是鬼魂在向孤兒哭訴,仍在等待清明時節來送紙錢。
荒丘:荒涼的山丘。
蕭然:蕭瑟、凄涼的樣子。
淚紅:因哭泣而眼睛發紅。
頭白:頭發斑白。
藤蘿:藤蔓植物。
煙火:炊煙。
平田:平整的田地。
孤兒:失去親人的孩子。
清明:傳統節日,有掃墓祭奠習俗。
《歸鄉七首》為歸鄉組詩,此首或作于詩人歸鄉途中或抵鄉后。詩中‘荒丘’‘古廟’‘孤兒’等意象,暗示故園歷經滄桑、親人凋零,可能創作于社會動蕩或個人遭遇變故之時,反映歸鄉時所見衰敗之景與內心悲愴。
此詩通過歸鄉途中的見聞,以蕭瑟之景與人間悲象(鬼哭、待紙錢),表達對故園荒蕪、親人離世的哀傷。語言質樸,意象典型,情感真摯,是歸鄉詩中借景抒情的佳作。
食肉無馬肝,不為不知味。飲酒無葡萄,不為不成醉。軟飯一兩甌,飽即熙熙地。濁醪五六杯,醺即騰騰睡。毋論昔者非,但曉今者是。
羅浮一別已如夢,新向燕支山下來。聞道主人重華色,笑顏不惜為君開。
天河初沒空明星,四聽雞號人欲興。高林有露乍蹄馬,佛屋無人到曉燈。朱樓簾捲見天涯,倦客倚欄何所思。新月無情明復落,清簫有恨歇還吹。
長安多結俠,君去意何如。黍谷春吹律,聊城客射書。如云瞻璧水,有賦奏公車。燕市逢人問,窮愁兩鬢疏。
傳心棠陵子,超曠不世情。山寺當家居,詩神擅時名。持此磊落資,亦足滿一生。況負康濟心,寵辱非所驚。努力慎攸往,詎謂渠小成。
梅子山連大別長,代姬墳上草新香。三開挾爾歸南海,五嶺從予至漢陽。命薄自應先曉露,魂孤莫漫涉清湘。懷中孩笑愁相伴,何處黃泉是故鄉。
不識栽花地,花時解惱人??樟艨椿ㄑ?,閑卻故園春。坡老門冬酒,林宗折角巾。逍遙天壤內,吾亦任吾真。
昭平灘險惡,最險是龍頭。藥弩弦齊彀,銅刀鞘屢抽。紅巾翻把隘,白晝競鉤舟。倘得山韓將,狐群豈足憂。
絲綸閣下染龍香,幸得蒙恩侍玉皇。元自筆花軒里進,常時親灑出天章。
城上春風春晝長,桃花初發萬年芳。飛來碧海三青鳥,曾見前身侍玉皇。
三門四種帙翩翩,百萬爭雄巧斗先。鏖戰有文空沒意,半枝無貫實堪憐。年過老大非三十,事歷艱難苦萬千。多少行囊消索盡,再來不值一文錢。
簾幕低垂爽氣浮,寒蛩唧唧枕邊秋。眼穿別騎三千里,腸斷西風十二樓。箋上幾行濃澹墨,機中一片短長愁。夢魂不怕江山遠,夜夜逢君瀚海頭。
閒過信陵飲,有懷信陵君。君去日已遠,誰憐抱關人。徑攜一壺酒,往酹公子墳。墳科久已平,墓木幾為薪。泉扉鎖長夜,千載不復晨。昔與賢俊游,今為狐兔鄰。豪貴竟安在,念之心紛紜。有生會歸盡,但恐后無聞。此意不可必,且醉梁園春。維昔有迂叟,樹桐彼高岡。殷勤為封植,遂欲棲鳳皇。桐生日已長,鳳來殊未央。維鳳覽德輝,非時詎來翔。枝干枯以死,志愿終莫償。憶在西周初,飛下岐之陽。裴回不能去,和鳴聲鏘鏘。文王既已沒,千載徽音亡。咄爾叟何為,而欲發其光。空令枯株上,日晏啼鹙鸧。
懷人行千里,我勞盈十旬。別時花灼灼,別后葉蓁蓁。
為探江南春幾許。北國奔來,偏遇蒙蒙雨。但見柳條青數縷。未聞鶯舌嘵千語。春只三分寒未去??倿榍樯?,翻惹灰情緒。雨亦擅奇何足阻。迷離客與煙波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