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東萊呂先生 其一
慟哭斯文禍,
蒼茫可問天。
百年曾未半,
千載忍無傳。
梁木誰扶廈,
狂瀾莫障川。
吞聲言不忍,
有淚徹重泉。
慟哭斯文禍,
蒼茫可問天。
百年曾未半,
千載忍無傳。
梁木誰扶廈,
狂瀾莫障川。
吞聲言不忍,
有淚徹重泉。
我痛哭著這文化遭遇的災禍,天地蒼茫我能向誰質問?先生壽命未到百年之半,千年的學問怎忍就此失傳?棟梁傾頹誰來支撐大廈?狂濤洶涌無人能阻其泛濫。哽咽著說不出心中悲苦,淚水直透九泉與您相連。
斯文:指禮樂教化、文化學術,此處代指呂祖謙所代表的學術傳承。
百年:古人以百年為壽終,此指人的自然壽命。曾未半:尚未過半,呂祖謙卒年45歲,故云。
梁木:典出《禮記·檀弓上》,孔子臨終前自比“泰山其頹乎,梁木其壞乎”,后以“梁木”喻指賢哲去世。
狂瀾:比喻動蕩的時勢或學術傳承的危機。障川:阻擋河流,喻阻止頹勢。
重泉:地下,指死者所居之處。
呂東萊即呂祖謙(1137-1181),南宋著名理學家、文學家,與朱熹、張栻并稱“東南三賢”,主持學術交流,推動浙東學派發展。其45歲英年早逝,學界震悼。詩人作為其友人或后學,痛惜其學術未竟、傳承中斷,故作此詩哀悼,既抒個人哀思,更嘆文化巨擘隕落之痛。
此詩為哀悼呂祖謙而作,通過“梁木傾廈”“狂瀾無障”等意象,將個人哀痛升華為對文化傳承的憂思,既體現對學術先賢的深切尊崇,亦反映南宋士人對文化命脈的強烈擔當,是一首情文并茂的悼賢之作。
闌獨倚。月明萬里人千里。人千里。秦中云樹,越中煙水。萍蹤何處書難寄。故園應念歸無計。歸無計。幾重離緒,數行鄉淚。
煙塵忽起犯中原,自古臨危道貴存。手持禮器空垂淚,心憶明君不敢言。落日胡笳吟上苑,通宵虜將醉西園。傳烽萬里無師至,累代何人受漢恩。
日落高秋陰,依然在空谷。靜觀風葉飛,遠見歸鳥逐。此時無與言,蕭疏對高木。久之山月來,所以慰幽獨。清籟發古松,白露下脩竹。四壁多寒蛩,唧唧無斷續。所觸象外理,俗念邈難宿。遲遲夜轉幽,秋氣爽耳目。
喜是書生立戰功,何須地望素崇隆。毛錐欲掃千軍壁,猿臂能開六石弓。三楚知心思贈劍,一身是膽識丸熊。珊鞭得意東歸去,好著金貂禦朔風。
莫怪先生身上貧,眼看外物似浮云。房中除卻琴棋后,更有門前鶴一群。
有客京口號竹坡,蒼然碧玉橫清波。凄涼駝陌走風雨,游塵飛撲征衫多。
我惜良有司,一朝解組去。臨行張別筵,欲飲無歡趣。憶自經兵燹,百廢俱未舉。譬如皮不存,焉能使毛傅。及公綰縣符,瘡痍猶蔽路。公謂謀休養,水利必兼顧。若夫害馬者,去之任毀譽。求治不宜急,急其所當務。愧我疏野性,夙未通情愫。昨始識荊州,茅塞得新悟。今讀先生詩,沖淡滌塵慮。為語諸同盟,什襲珍斯著。
親朋故鄉至,秋到忽東歸。曉漏催征馬,涼飆透客衣。分離歡未洽,登覽興多違。鎖鑰西關寄,虛瞻皂蓋飛。江路烽煙接,山城柝堠明。地中龍虎氣,天外鼓鼙聲。冀北巳傳蹕,淮南未寢兵。書生慚戰略,叨首亞夫營。
三分春色,卻二分離緒,重簾深閉。曉日烘晴猶料峭,香暖一庭花氣。天蘸微云,葉篩疏影,諳遍閑中味。晝長無事,生涯書卷堪寄。將次檢點羅衣,輕添半臂,掩紗屏斜倚。懊惱枝頭聞杜宇,舊恨新愁喚起。風剪裁紅,雨絲織碧,枉卻東君意。海棠開否,小鬟回報還未。
明經取青紫,此諺亦已鄙。至哉師初錄,棄彼嘗在此。
夏木陰陰蓋溽暑,炎風款款守峰銜。山中無物能解慍,獨有清涼免脫衫。
菩提正覺超玄間,非空非有開禪關。三乘頓悟是非涂,慧力高等昆崙山。昆崙萬仞倚天起,千派靈源走河水。一從釋迦辭王家,當時如在化城里。念此群生溺愛河,誰能只手遏頹波。化身千億入東土,神光瑞氣昭彌羅。靈山遺跡久茫昧,復此重來屬昭代。端嚴真相妙如如,圓通法戒行在在。定以生慧慧生空,六根凈盡空慧同。勝緣妙果悟聞見,揮手可入堂奧中。遍歷諸劫不能毀,緣此無始無本體。執想想生見空花,剎那之間萬紅紫。傍蹊巧趨易招惑,如蠶吐絲自徽纆。有目顧見佛日光,高照天下及萬國。我皇化被極東西,遐邇來貢無或迷。象犀虎豹日交致,車渠火齊青玻璃。醴泉甘露降巖谷,嘉禾瑞卉何煜煜。皇心所眷不在茲,德惟馨香自芳馥。頃聞浮屠現毫光,大周八極細茫茫。又看倒影入虛室,從一空中遍長廊。諸相玲瓏僅盈尺,陽烏陰兔會晨夕。走視稽顙眾顛仆,千影俄散入千隙。玉刻芙蓉金作臺,雕甍碧瓦無塵埃。鸞輿降幸時往來,龍章鳳彩云間開。六丁守護百神繞,虹光騰燭天皎皎。由來佛法昌運符,旭日東升塵界曉。誰能解此妙圓覺,彈指可以超無學。滄江俄頃息暴流,水底摩泥光灼爍。旋來超至一事無,緣生起滅空華如。若淪貪著出遂禊,焉知自性同交蘆。執持真妄不開演,渾似風煙相展轉。自在那知獸踏沙,綢繆甘作蠶成繭。尋常安得竟生身,四法修行兩便因。往來迅速無石壁,知慧善巧成陶輪。眼中何人最勝子,究竟真如微妙理。惟恐浮漚尼海觀,空見云騰烏飛起。憶昔鹿苑道初成,大興慈誓悟群生。萬法無言寧可說,十方有耳皆聞聲。靈山一去幾經劫,多少無明成惑業。圣凡由此分兩途,終始應知纏五疊。世人何幸見如來,祗園春暖曇花開。微心已入虛空藏,揮手直上光明臺。如來前身釋迦佛,說法曾住耆阇崛。西涉恒河度渺茫,東踰蔥嶺凌超歘。三十二相具莊嚴,一念清澄眾善兼。五色金光晃千日,九秋玉鑒懸孤蟾。每向招提演空法,四百歡聞聲颯霅。不論燥濕與蠕蠢,拔及升沉并鱗甲。浮屠倒影光陸離,巍峨樓殿相參差。多因攝受妙景出,巧奪造化神工為。溫溫彧彧窗間度,絢彩非煙亦非霧。畫師縮手不敢圖,墨客操觚豈能賦。春風淡蕩春日妍,人間一界無諸天。生靈永樂普超濟,翼我皇家萬萬年。
冠豸英風傳至今,于時早已望商霖。掛帆鯨浪朝天日,借箸龍墀許國心。帝渥薦頒廉陛遠,邊聲初斷塞垣深。不須更誦烝民句,處處兒童盡好音。
淮海衣冠盛,門闌占一時。朝廷矜棣萼,人物得熊羆。暫倚軒裳貴,還隨舟壑移。新阡埋玉樹,黃霧慘馀悲。
過得秦關百事齊,朝朝空聽鷓鴣啼。浪持村酒勞歡送,且插山花作錦歸。云冷暖,路高低,河頭燈火夜窗扉。當時伙伴今何處?南北東西四馬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