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一首
母在堂前為父憂,
特令兒子謁公侯。
大人若肯行方便,
一點春風在筆頭。
母在堂前為父憂,
特令兒子謁公侯。
大人若肯行方便,
一點春風在筆頭。
母親在堂前為父親的事情擔憂,特意讓兒子去拜見達官貴人。大人如果肯給予方便,只需您筆下留情一點照顧。
謁:拜見,拜訪。
公侯:泛指達官貴人,古代爵位中公、侯為高等級。
行方便:給予便利,提供幫助。
春風:此處比喻寬厚、照顧,如春風化雨般溫和。
筆頭:指書寫、批示,代指權貴的文書或決定。
此詩具體創作背景無明確記載,從內容推測應為古代普通家庭因父親遇困(如訴訟、生計等),母親囑托兒子向權貴求助時所作,反映了平民在困境中尋求上層幫助的現實需求。
全詩以樸素語言講述家庭困境與求助訴求,情感真摯,通過‘春風’比喻傳遞懇請之意,展現了古代民間遇困時的無奈與對權貴的期待,具有現實生活的真實感。
湖上西山青一螺,白頭人怕白頭波。春來秋去扁舟在,園客相邀種橘窠。
盈盈花上月,渺渺樹間云。云中弄玉管,裊裊隔花聞。中夜清聲歇,碧云鸞影分。綢繆托蕭史,中道哀離群?,幣_幾春夢,洞房馀夕薰。遺音尚嗚咽,愁緒何繽紛。鳳去臺空存,思君復思君。
承恩留守是何王,錦帳成圍促宴忙。卻怪西風渾不顧,一般吹送滿頭霜。
出門趁雞晨,還舍結僧夏。緣隨香火慣,跡涉林塘乍。便恐住山侶,麾手謝俗駕。悠然指此心,是中有馀暇。
猶子知幾人,子獨欣白眉。風霆破春曉,怒翼鳴天池。未促南昌行,還為竹間期。儻及馬伏波,一書重示之。
杜陵風貌。令半生無著,只緣詩好。一枕官身前世夢,雞唱汝南天曉。石筍書香,花潭笠影,水換蓬萊島。功名蒼狗,山中自種瑤草。便儗石恪維摩,一龕端坐,洗缽祗園保。我是僧雛曾指月,也到恒河邊老。肝膽向誰,須眉無恙,華頂歸云少。河清人壽,不言心下了了。
深吸西江得我師,二陳郁郁各嵚崎。玉成古有寒無價,行意今馀筆可持。亂世崢嶸元不負,多才潦倒便能奇。男兒窮厄誰輕料,正及前賢寖盛時。
碧樹陰圓,綠階露滿。金波瀲滟堆瑤盞。行云會事不飛來,長空一片琉璃淺。玉燕釵寒,藕絲袖冷。只應未倚闌干遍。隨人全不似嬋娟,桂花影里年年見。
吳儂畏雨如畏虎,不道梅霖是時雨。江湖占水多作田,雨來水漲無堅土。年年相戒筑岸圍,州縣施行督田主。紛紛何益耕者勞,鼕鼕還聽踏車鼓。鄉風種麥屬農家,拾穗泥中鐮不舉。公私上下望西成,兒女插秧深沒股。饑荒卻憶四年前,百貨如今尚高估。惟有斗米八十錢,雖賤傷農未為苦。此事猶應費將護,因民所利物無迕。諸賢煉石天可補,肯使窮閻怨寒暑。
玫瑰紅被徑,薜荔綠走墻。風埃林籟起,中有楸花香。緯蕭隔云霧,烏鴉自回翔。聽下轆轤聲,心與古井涼。
藹藹溪上云,蒼蒼鏡中樹。蕭散林下人,行吟有佳趣。邂逅立松陰,盤桓不能去。流水長無聲,仙源渺何處。拂袖歸去來,南山起煙霧。
不須白粲備晨炊,乳酪羊酥塞北奇。泥土炕床銀甕酒,佳人椎髻語侏離。
蕪城兆霜雪,潁川凋芰荷。昔別情已矣,今別情奈何。英英二三子,行亦車懸■。后日知誰同,蟬聲猶暮多。
鏡中花貌。盡紅紅白白,張家好好。四面涼云風皺酒,心在玉壺天曉。借竹為墻,呼山入郭,秋沁瑤華島。蜻蜓款款,游魚唼唼芳草。亭子宛似湖心,放翁詩境,壞砌苔痕飽。七百馀年留一舸,多少鬧紅遺老。南泊尋香,西湖飲淥,夢影三生少。茫茫萬事,知非我輩能了。
生事寒燈在,孤明悄悄心。耽書知老至,愛夜得秋深。愿滅香仍炷,聲乾葉尚吟。百年拚寂寞,一念自蕭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