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應兄之西湖二絕
終日看山喚不回,卻如山骨瘦歸來。白頭未老青鞋底,無限江南翠作堆。
它日西湖有此僧,年來怕見發鬅鬙。一雙眸子清于水,想見新詩我不能。
終日看山喚不回,卻如山骨瘦歸來。白頭未老青鞋底,無限江南翠作堆。
它日西湖有此僧,年來怕見發鬅鬙。一雙眸子清于水,想見新詩我不能。
整日看山,山似不愿回應;歸來時身形清瘦,如同山骨一般。雖已白頭卻未顯老態,青鞋踏遍,江南無限翠色堆疊眼前。他日西湖若有這般僧人,近年卻怕見那蓬松的鬢發。一雙眼睛比秋水更清澈,想是能寫出新詩,我自愧不如。
山骨:山的脈絡或清瘦的山形,此處形容歸人清癯的體態。
青鞋:青布或麻制的鞋,多為隱士或行腳僧所穿,代指漫游。
鬅鬙(péng sēng):頭發蓬松雜亂的樣子。
眸子:眼睛。
推測為作者與友人應兄同游西湖時所作。詩中“僧”或指應兄(或其友人),通過對西湖景色與人物的描寫,反映宋代文人交游中對自然意趣與詩性品格的追求。
全詩分詠西湖游賞與對友人的印象,前首寫山景與行跡,后首聚焦僧影與清眸,既展現江南山水之美,又刻畫人物風神,體現了宋詩“以景寫人、以小見大”的特色,語言平淡而意蘊悠長。
白發髼松不記年,扁舟泊在荻花邊。天上月,水中天,夜夜煙波得意眠。
玉帶金符樓上鐘,有材長恨不遭逢。一年一度桃花浪,身是凡魚未化龍。
踰冠已叨銀艾,三十謬領金緋。總就回波六字,唯向君王乞歸。
悠然結屋對南山,好鳥忘機自往還。昨夜天風吹月下,黃金散布一林班。
詩逋催促不容徐,恰遇春來興浩如。句里煙霞摩詰畫,窗前風雨老顛書。杜鵑心苦形容瘦,鸚鵡才高禮法疏。昨夜西齋吟未了,寒鴉飛散曉鐘初。
溪淺石可渡,山程問主人。淹留愁霧雨,飄泊動星辰。嵐氣當樓入,鄉音逐路新。吾生原旅寄,?付酒家緡。
老至光陰同轉轂,今日難將明日卜。改歲幾何忽暮春,一夜狂風花漸落。東山樵舍巖竇幽,十里青山斜帶郭。蒼松偃蹇石崚嶒,際海東南盡一目。杖屨乘閒試共登,坐聽鳥聲歌伐木。蔬盤草草亦易辦,糟床夜注酒初漉。家有肥鵝不敢宰,巨觥滿引罰頗酷。
憶子丱角時,單衣小襦褂。見我不能拜,笑語多自誤。初看讀孝經,旋即絕文字。先姑謂我言,爾曹頗相似。悠悠二十年,歷歷眼中事。江河坐乖隔,清□謾佳句。堂堂曾定州,許爾天下士。自爾憂患多,頗復慰漂寓。故人薄□腸,子猶披情素。胸次磈礧盡,皆是濟世具。從來人中英,俗子眼中刺。子行多邅回,無與此曹遇。
銀葉香銷暑簟清。枕鴛醉倚玉釵橫。起來紅日半窗明。多病情懷無可奈,惜花天氣惱馀酲。瑤琴誰弄曉鶯聲。
撓破老頭皮,跛卻新韉馬。昨夜豐隆潰不回,熠熠羲和駕。舊夢抱春冰,舊調敲殘瓦。試看槐陰大國中,只是棲棲者。
海上當年賴壯猷,天門青瑣仰前修。因依棠樹遙相憶,欲寄梅花末自繇。幸有鳳毛堪系簡,況逢鶴算更添籌。武彝自是神仙宅,碧水長清映白頭。
夢入東南萬里馀,閱人多處定何如。綠蓑又裹春風去,未必黃金換得渠。
禁籞名園信所之,深紅膩紫共春暉。人疑落葉有生色,我道飛花上故枝。掌上艷姬垂袖舞,屋頭故吏竊香歸。花中只許秦宮活,未必莊生入夢思。
燕南春色老,燕北草初肥。露冷野花瘦,月明江樹稀。
閑居彌勒且同龕,酒價錢緡兩不諳。筍蕨正肥何處好,春風春雨憶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