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峽船具詩:櫓
用之大曰櫓,冠乎小者楫。
通津既能濟,巨浸即橫涉。
身之使者頰,虎之拏者爪。
魚之撥者鬣,弩之進者?。
此實為相須,相須航一葉。
用之大曰櫓,冠乎小者楫。
通津既能濟,巨浸即橫涉。
身之使者頰,虎之拏者爪。
魚之撥者鬣,弩之進者?。
此實為相須,相須航一葉。
大的船具叫櫓,小的就叫楫。它能在渡口通行,也能橫渡大的水域。它就像人身體上的臉頰,老虎用來抓取的爪子,魚用來撥水的魚鰭,弓弩發射用的箭。這些事物實際上相互依存,相互配合才能推動小船航行。
櫓:劃船的工具,比槳大。
楫:船槳。
通津:暢通的渡口。
巨浸:大的水域。
拏:同“拿”,抓取。
鬣:魚鰭。
?:箭。
相須:相互依存。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可能是詩人在乘船出行,看到櫓在航行中發揮重要作用,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櫓在船行中的重要作用,突出事物相互配合的意義。其特點是善用比喻,以常見事物類比櫓。在文學史上雖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對生活細致的觀察。
林繞方塘水繞洲,杖藜隨處得迢游。卻嫌薄暮東風急,便覺經寒似麥秋。
時令相催。又還是,元宵報春回。桂輪新滿,金蓮乍坼,不待栽培。六街三市遍,列鰲山、輝映樓臺。競追陪,簇香車寶馬,馳騁多才。吾儕。情忘企慕,絳宮深處保仙胎。覺花芬馥,慧光明燦,別是歡諧。玉漿瓊液泛,結刀圭、不讓樽罍。恣開懷。任鸞迎鳳引,游宴蓬萊。
白石層層覆落花,薜垣蘿屋隱淪家。扁舟有客清江上,問路來尋不憚賒。
沽水迎鷗,暑炎消雨,俊盟又續瓊筵。愛楊梅酒色,似紫玉凝煙。奈長守、齋心素抱,獨斟橙露,輕負仙緣。漸沉酣,杯底殘波,還映酡顏。喝風嘯月,甚無端、驚破壺天。嘆白發疏狂,青衿隱恨,猶話當年。劫海半生浮夢,憑誰悟、一笑悠然。勸今宵、塵外相攜,同盡馀歡。
竹枝裊裊根卓卓,質堅不受苔蘚剝。是誰向壁掃縑素,古色蒼顏秋濯濯。彷佛猶自煙水區,萬里湘潭土新斸。又疑身坐風雨窟,老蛟盤挐突頭角。醉呼虞帝歌南風,蒼梧云深翠華邈。
不如知止。看盡世間無可喜。心熱生風。王老門前問仲通。六經如酒。一句中人仁者壽。仁道伊何。要處還他靜處多。
鄴有賢令兮為史公。決漳水兮灌鄴旁。終古舄鹵兮生稻粱。
眼看淮海待澄清,骨滿邊城苦戰爭。老大不堪思往事,饑寒久已厭吾生。煙深薜荔棲烏急,風響蒹葭落雁鳴。惆悵故人書不到,別來十載最關情。
夜臺千古閟荒山,智母名高宇宙間。不向楚庭先伏劍,王郎應自乞身還。
山鳥避人飛,丘林遁自肥。不緣黃鶴度,盡日鎖煙扉。
月令時行雨,如何竟不靈。風高霾日赤,云盡見天青。虐魃驕無賴,乖龍睡不醒。夜深時起看,又見錯明星。
拈得金針還覺慵。午窗睡起眼惺忪。院深高樹不搖風。纖手閒捫金屈曲,繡孺猶佩玉玲瓏。隔簾花映一枝紅。
春來庭院風光好,花萼連枝錦不如。況有和鳴雙繡羽,御黃新染浴清渠。
斗室蕭蕭日晏眠,疏狂惟與懶相便。尋常甲子無心記,看到梅花又一年。
田頭縱步午風涼,陂水青青浸稻秧。愛殺檐前雙燕子,落花多處得泥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