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簾淡月 菊影,同六禾賦
蜂黃枕印。帶燭底霜清,鏡奩流韻。旋整秋裳,看足自憐誰近。
東籬舊約嫌多,分酒鐘深,離魂相趁。彩云歸后,避春暗怯,化秋難穩。
又誰識茸窗滴粉。正掩騷偷寫,卷簾微困。極目相思,天遠欲低鴻陣。
無言淡盡斜陽,恨甚西風,平地催緊。驀然憶起,憑高帽落,故人衰鬢。
蜂黃枕印。帶燭底霜清,鏡奩流韻。旋整秋裳,看足自憐誰近。
東籬舊約嫌多,分酒鐘深,離魂相趁。彩云歸后,避春暗怯,化秋難穩。
又誰識茸窗滴粉。正掩騷偷寫,卷簾微困。極目相思,天遠欲低鴻陣。
無言淡盡斜陽,恨甚西風,平地催緊。驀然憶起,憑高帽落,故人衰鬢。
枕上留下如蜂黃般的痕跡。帶著燭火下秋霜的清冷,梳妝鏡中流轉著菊的韻致。我緩緩整理秋裝,看足了菊花,卻自憐無人親近。曾與東籬菊花有舊約,如今覺得這約定太多余,酒杯斟得很深,離別的愁緒縈繞。彩云歸去后,菊花避開春天的熱鬧暗自膽怯,化作秋景也難以安穩。又有誰能懂得在有茸毛的窗下賞菊。正偷偷掩卷書寫,卷簾時微微困倦。極目遠望,相思無盡,天空遙遠,大雁排成陣仿佛要壓低天空。默默無語,斜陽漸漸淡去,怨恨那西風,在平地上也催促得如此緊迫。猛然間回憶起,曾經登高時帽子被吹落,故人已是衰鬢斑白。
蜂黃枕印:枕上留下如蜂黃般的痕跡,可能指菊影印在枕上。
鏡奩流韻:梳妝鏡中流轉著菊的韻致。
東籬舊約:化用陶淵明“采菊東籬下”,指與菊花的舊有約定。
離魂相趁:離別的愁緒縈繞。
彩云歸:出自晏幾道“彩袖殷勤捧玉鐘,當年拚卻醉顏紅。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從別后,憶相逢,幾回魂夢與君同。今宵剩把銀釭照,猶恐相逢是夢中”,這里可能指美好時光逝去。
茸窗滴粉:有茸毛的窗下賞菊。
憑高帽落:用孟嘉登高帽落的典故,孟嘉是東晉名士,在重陽節登高時帽子被風吹落而渾然不覺,表現出灑脫。
此詞為與六禾同賦菊影而作。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較難確切考證,但從詞中流露出的愁緒和對時光、故人的感慨推測,可能創作于秋季,當時社會或許處于動蕩或個人生活不如意,詩人借菊影抒發內心的孤獨、相思和對人生的感慨。
這首詞以菊影為線索,通過描寫賞菊的情景和回憶,抒發了孤獨、相思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慨。其意境清幽,情感深沉,運用多種表現手法和典雅的語言,展現了較高的藝術水準,在同類詠物抒情詞中具有一定特色。
咫尺移文喚即應,此亭便可配韓亭。溪流橫過一灣碧,山色平分兩岸青。落日鐘聲鳴遠樹,半空塔影倒寒汀。云煙滿目皆親種,留與邦人作畫屏。
坐對高舂放晚衙,舂米和石也穿芽。鷗邊云闊三千頃,樹杪煙橫數萬家。貯月未圓松瑣碎,怯風無力竹攲斜。叮嚀好護湖山景,養得陰成宿莫鴉。
未曾說法雨花新,一路云龍結勝因。
天意欲施七嶺澤,山靈先洗八街塵。
骨寒竹瘦衣增濕,石滑溪深步更迍。
可惜巖巒無限景,會當日出見高旻。
今夕起鄉心,何日歸漁釣。
欲歸定何所,無言獨長嘯。
君意復何如,老少不同調。
此生吾自斷,天道自難料。
秋悲春困困瀟湘,我在佳人錦瑟旁。
愛海珠荒全是淚,情爐鐵冷怎成鋼。
亦聞蜚語傳金鎖,故撰危詞聳玉郎。
繡口錦心參至計,侍兒肝膽照姑娘。
爐煙銷篆碧。對院落秋千,晝永人寂。濃春透花骨。正長紅小白,暈香涂色。銅駝巷陌。想游絲、飛絮無力。念繡窗、深鎖紅鸞,虛度禁煙寒食。
空憶。象床沉水,鳳枕屏山,殢歡尤惜。粉香狼藉。海棠下、東風急。自秦臺簫咽,漢皋佩冷,斷雨零云難覓。但杏梁、雙燕歸來,似曾舊識。
癡心一點由斯始,
竟逐熏風尋不止。
廢園人去樹無言,
獨記滄桑剩桃子。
慷慨蘇菲亞,艱難布魯東。
佳人真絕世,余子亦英雄。
憂患平生事,文章感慨中。
相逢拼一醉,莫放酒樽空。
看君即欲看明道,無那蒼生福未緣。
鶴頂漸紅朝日表,蠅頭初黑退花前。
官閑盡爾還詩債,老去堪誰送酒錢。
莫道府中無職事,閉門猶自抱風眠。
青山幾里入煙霞,
杖履尋春未覺賒。
流水小橋村路晚,
隔林應有野人家。
遠駕六鰲過海瓊,瓊臺風景勝蓬瀛。
四州文物均成化,千里山河屬大明。
浪滾寒潮驚醉眼,花飛香雨動吟情。
孤帆拔出蘇仙后,奇絕還誇在此行。
造化愿人少,百草無停春。
遇物輒生嘆,終非葛天民。
胡為鄉與土,顰笑厭我真。
草草百年內,相逢幾醉人。
何如玄洲子,金玉同灰塵。
怡情在山水,天地愛其貧。
云軿不輾地,仙居多麗譙。湖海念年龍臥,錦漣清霅苕。
甫里筆床茶灶,山陰楸枰方罫,香籀記昏朝。醉鄉無畔岸,北斗挹天瓢。
樓中人,誰是伴,有松喬。靈文綠帙,齊物與逍遙。
肯念草玄寂寞,暫遣喜公縮地,風御驀瑯霄。闌干憑到景,共和曉仙謠。
虛空為鼓須彌槌,
擊者雖多聽者稀。
半夜髑髏驚破夢,
港頭明月不思歸。
晝漏迢迢春滟滟,草如柔罽花如焰。
白日紅窗恨轉多,個儂無計奈春何。
拜月妝成,隔花風拂簾陰碎。
蘭閨泥醉。依約三姝媚。
若個輕狂,消得人憔悴。
鈿盟在。他生何世。看取銀河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