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花
東風吹起滿林春,
半里濃香十里塵。
但得花開人便醉,
不知誰是種花人。
東風吹起滿林春,
半里濃香十里塵。
但得花開人便醉,
不知誰是種花人。
東風吹拂,帶來滿林的春意,那半里遠都能聞到的濃郁花香,揚起十里的芬芳塵土。只要看到花開人們就陶醉了,卻不知道是誰種下了這些花。
東風:春風。
但得:只要。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定,但從詩的內容來看,應是詩人在春日漫步于山林,看到繁花盛開、香氣撲鼻的景象后有感而發。當時可能社會環境較為安定,詩人心境閑適,才能如此細膩地感受自然之美。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春天繁花之美,其突出特點是語言質樸卻意境優美,以花為線索,引發對種花人的思考。在文學史上雖無顯著地位,但展現了古代文人對自然的熱愛和對生活的感悟。
長聯夢里費吟呻,只把殘篇留與人。大地風云千古恨,小園花柳一時春。
萬甲倉皇起一呼,如聞島寇僨洪都。本憂江左非勍敵,豈謂淮南是浪圖。翠輦南巡方授鉞,捷書西上已成俘。可憐劉濞區區業,贏得功名屬亞夫。
青山不改重華世,玉瑟空馀太古音。遺恨湘江流不盡,至今眉黛鎖遙岑。
茅屋青山綠水邊,往來年久自相便。數株紅白桃李樹,一片青黃菜麥田。竹榻夜移聽雨坐,紙窗晴啟看云眠。人生無出清閒好,到得清閒豈偶然。
山窮絕頂已崔嵬,更向峰頭七級開。乍見彩云浮塔去,忽聞清磬送音來。樽中有酒英辭醉,座上行歌能幾回。今夕月明須共賞,休貪睡夢負靈胎。
冉冉清溪映綠楊,杏園遙指碧云傍。藩宮地接天潢近,靈沼波分太液長。魚鳥樂隨人共狎,主賓情與世相忘。匆匆不盡仙舟興,卻笑公家鎮日忙。
綠樹青山日未斜,鏡湖一曲有荷花。云霞隱映開元敕,行客遙知賀監家。
晚來扶病強登樓,迢遞山川入遠眸。紫塞接連沙漠去,黃河還繞郡城流。天涯芳草重重恨,風外飛花點點愁。往事驚心如夢寐,幾回翹首望神州。
此老寧容片刻閑,好詩多在道途間。才聽建業秋前雨,又看匡廬雪后山。豈獨文章傳姓字,早知憂樂在痌瘝。梅開寄舫濤舂石,都待先生載筆還。
變法初心只霸秦,卻言王道信非真。貪商不悟羊狐喻,車裂方知禍此身。
止林足山水,五月夜能涼。江長船侵樹,云疏月到床。坐深心隕火,吟劇鬢增霜。近有勛堪策,新松翠作行。
陪幄方圖政,安車遂告年。帝求惇史善,人嘆大夫賢。故館西州路,佳城京兆阡。惟應舊游客,墮淚向碑前。
耳畔難聞百囀鶯,晴絲無復夢中縈。移宮換羽誠多事,交響何如一笛清?玉茗風流久不傳,空留四夢在臨川。弋陽腔老昆腔盛,望斷蘇寧意惘然。
為愛秋光逼眼清,閒來一笑絕冠纓。黃金徒散三千客,白璧難償十五城。漫把閒愁消短鬢,誰將大藥度長生。與君且盡登臨興,潦倒風前酒數觥。
冰雪之晨草木屯,南枝亦有未招魂。一愁泥就孤山骨,正恐詩談太不根。疏花不受世間寒,得圣之清自可餐。今日湖山人已朽,何如茅屋雪中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