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戌元日試筆柬里中同社諸君子并訂椒盤之約 其二
歲從今日始,春向隔年來。
錦夢喜猶劇,文心尚未灰。
擊壺歌伏櫪,把酒獨登臺。
但得衰顏駐,何妨笑口開。
歲從今日始,春向隔年來。
錦夢喜猶劇,文心尚未灰。
擊壺歌伏櫪,把酒獨登臺。
但得衰顏駐,何妨笑口開。
新的一年從今天開始,春天其實是從去年就已到來。美好的夢境令人欣喜不已,創作的心思還未泯滅。我敲擊著酒壺,吟唱著老驥伏櫪的壯志,獨自端著酒杯登上高臺。只要能留住衰老的容顏,不妨就開懷大笑。
元日:正月初一。
試筆:指開始寫作。
柬:信札,這里作動詞,意為寫信給。
椒盤之約:椒盤是古代正月初一用盤盛椒飲酒的習俗,椒盤之約即新春聚會的約定。
錦夢:美好的夢。
文心:為文之用心,指創作的心思。
擊壺歌伏櫪:用晉朝王敦敲擊酒壺吟詠曹操“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典故,表達壯志情懷。
“壬戌”為干支紀年,由于缺乏更多背景信息,難以確定具體年份。從詩題看,是正月初一詩人開始寫作并寫信給同社友人,相約新春聚會。當時詩人可能處于歲序更迭之時,感慨時光流逝,既有對過去的回憶,也有對新一年的展望。
這首詩主旨是在新年表達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和壯志情懷。其特點是情感真摯,既有對時光的感慨,又有對未來的期待。在文學史上雖可能無顯著地位,但展現了古代文人在新年時的心境和思想。
孟郊有句散愁端,
墨妙猶能待我看。
試問新秋能幾日,
欄干一葉已吹寒。
作合此亭中,忘機愛野翁。
無多成水石,隨意得房櫳。
雨氣先梅到,風光隔竹通。
重來興方洽,尊酒莫匆匆。
黃花深巷,紅葉低窗,凄涼一片秋聲。
豆雨聲來,中間夾帶風聲。
疏疏二十五點,麗譙門、不鎖更聲。
故人遠,問誰搖玉佩,檐底鈴聲。
彩角聲吹月墮,漸連營馬動,四起笳聲。
閃爍鄰燈,燈前尚有砧聲。
知他訴愁到曉,碎噥噥、多少蛩聲。
訴未了,把一半、分與雁聲。
危石疏松一水寒,
軒楹正在水中間。
平安半榻還鄉夢,
卻憶千山與萬山。
歲有梅花候,今年開獨遲。
長林猶帶葉,冷蕊未盈枝。
日暖蜂猶趁,林深鳥屢窺。
歸人不可住,攀折有馀思。
榮路冥煩客,單車寂寞州。
野氛連市漲,寒水夾城流。
塞上真亡馬,江邊獨信鷗。
不知芳歲晚,霜雪上人頭。
大雅遺音我輩承,江門新絕管弦聲。
溪山瑰麗誰為主,天地寂寥公合鳴。
某水某山渾入夢,無花無酒不關情。
乞骸已具胸中稿,只恐先生稿未成。
記在百泉山,盤渦漩洑。雜佩叢鈴暗相觸。
澗花如雪,了了遙明山屋。蘇門蒸彩翠,添銀瀑。
誰家園子,沿流嵌麓。晚飯家家?湘竹。
流連河朔,此地從無三伏。中原生爽籟,天新沐。
地列酒泉,天垂酒池。
杜康妙識,儀狄先知。
紂喪殷邦,桀傾夏國。
由此言之,前危后則。
年年歲歲花間坐。今來卻向花間臥。臥倚璧人肩。人花并可憐。
輕陰風日好。蕊吐紅珠小。醉插帽檐斜。更憐人勝花。
錦香陣陣催春急。舊花又是新相識。紈扇一聲歌。流鶯爭不多。
紫絲圍步屧。小立朱樓側。簾外斗腰身。垂楊軟學人。
朱衣司禮下東班,
風細傳言縹緲間。
暫倚木天西面望,
圣皇親饗兩宮還。
揚州橋邊少婦,
長安城里商人。
二年不得消息,
各自拜鬼求神。
山入春江雨不收,
江寒得傍翠云裘。
誰家山影風帆轉,
誤作梨花一段愁。
猶記晨窗看梳掠,妝樓來訪娉婷。曼聲新學泥人聽。含情眉解語,艷玉忒瓏玲。
贈我三箱紅豆子,教人刻刻思卿。慣從夢里見傾城。并肩無一語,簾外拜雙星。
歲晚相逢古帝鄉,長松百尺傲冰霜。青鞋踏遍江南岸,更賦名花似漫郎。
傳道詩仙折簡來,破卷雪屋為君開。要將好句誇張籍,故放歌謠吏部才。
天女來參彼上人,逆知君動雨花心。故令六出繽紛下,免使荒臺更重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