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丘宴集分得微字
偶攜蠟屐來吳會,海涌峰頭看落暉。
人去故山秋漸老,客逢新月雁初飛。
當筵洞壑留今古,過眼云煙任是非。
良夜坐深金粟影,天香都上酒人衣。
偶攜蠟屐來吳會,海涌峰頭看落暉。
人去故山秋漸老,客逢新月雁初飛。
當筵洞壑留今古,過眼云煙任是非。
良夜坐深金粟影,天香都上酒人衣。
偶然帶著登山的木屐來到吳地,在海涌峰頭觀看落日余暉。故人離去,舊山的秋色漸濃,旅途中恰逢新月升起,大雁剛剛南飛。宴會上眼前的洞壑留存著古今的痕跡,過往的是非如過眼云煙不必在意。在美好的夜晚久坐,仿佛沉浸在桂花的光影中,那陣陣香氣都沾染到飲酒人的衣襟上。
蠟屐:涂蠟的木屐,古人登山時穿。
吳會:指吳郡,今江蘇蘇州一帶。
海涌峰:即虎丘山,傳說此山是從海里涌出的。
金粟:桂花的別稱,因其花朵金黃如粟米。
天香:指桂花香。
此詩具體創作時間不詳。虎丘是蘇州名勝,吸引眾多文人墨客前往游覽宴集。詩人偶然來到吳地,在虎丘參加宴集,面對眼前的美景和歷史遺跡,有感而發創作了此詩。當時可能處于一個相對和平的時期,詩人在游歷中感受自然與人文之美,同時也引發了對人生的思考。
這首詩主旨是借虎丘宴集之景,抒發對時光和世事的感慨。其特點是景中含情,意境深遠,語言優美。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是特別著名,但展現了古代文人在游覽名勝時的詩意表達和情感寄托。
妍丑三千眾,恩情一例輕。妾身雖寂寞,天下卻升平。
泡影人生竟乃何,但言此譬證娑婆。湯湯風自虞淵出,復入虞淵浩浩過。
孤柝那堪夜,垂楊不肯春。白云何處至,吾欲贈歸人。
晚市人煙合,歸帆帶夕陽。青山到江盡,白鳥去天長。越女能淮語,吳姬學楚妝。棲遲未歸客,猶著錦衣裳。
百年正氣此銷沈,空使諸公淚滿襟。厚地無人收白骨,皇天有眼識丹心。親王兵衛終難倚,太尉樓船不可尋。一自岳陽開省后,更無消息到于今。
不惑將臨百事更,物情看慣不須驚。哺雛母鳥仍銜食,求牝公牛還斗爭。寒氣相催衰葉落,暖枝欲動蟄蟲鳴。明年似比今年好,會見春光映眼明。
十年前問臨濠渡,今日重登淮水船。一片征帆沉夕照,兩行客淚落春天。
渫云散連陰,旭日照畿甸。百卉皆華滋,青年倏流轉。駕言驅我車,南還涉江漢。帝鄉非不樂,他適豈所愿。平生抱區區,期結明主眷。天關九重深,先容孰吾援。低佪出都門,顧闕情戀戀。行矣徒自傷,懷哉又誰怨。朋友幸知己,祖道紛繾綣。枉被軒冕崇,飭此韋布賤。隕穫思故人,風流逐時彥。出處有素期,離合足深嘆。仰惟圣有訓,學道貴無倦。繼茲益自修,敢待玄發變。
龍門何日御,流想碧山隅。文雅從先進,聲名避大巫。白云康樂墅,春酒步兵廚。早晚抽簪去,能容絳帳趨。
松間石上聽鳴泉,清比琴聲更自然。有客欲來醒俗耳,掛冠已約在明年。
寂寞過芳時,幽懷只自知。袖無投相刺,篋有寄僧詩。鼠跡塵凝帳,蛙聲雨到池。疏慵堪置散,不敢怨名卑。
清風收雨,輕云漏月,涼氣入幽窗。亂葉吟朝,饑蟲啼夜,各自奏新腔。孤鴻又向天邊落,歸夢阻蒼江。百結愁腸,兩行絲鬢,寂寞對清缸。
學詠回文韻試拈,舊題新字兩相添。碧桃樹下門長閉,既被蛛絲纖作簾。
好詩政似佳風月,會賞能知已不凡。萬里潘郎舊鄉縣,半江斜日落歸帆。
芭蕉葉上題詩字,雨后來看半不全。馀濕未勝濃墨補,且攜卮酒到花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