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李伯時自臨安見過臺州二首 其一
我生雅志泉石間,
金閨通籍誠厚顏。
真人下憫羈靮舊,
琳館許辭鹓鷺班。
我生雅志泉石間,
金閨通籍誠厚顏。
真人下憫羈靮舊,
琳館許辭鹓鷺班。
我生來就向往隱居在泉石之間,在朝廷為官實在讓我感到羞愧。仙人憐憫我過去被束縛,讓我能辭去官職,到道觀中生活。
雅志:平素的志向。
金閨通籍:指在朝廷為官。金閨,漢代宮門名,后泛指朝廷;通籍,記名于門籍,可以進出宮門,后指做官。
厚顏:羞愧。
真人:道家稱存養本性或修真得道的人,這里可能指有仙風道骨之人或上級。
羈靮(dí):馬籠頭和韁繩,比喻束縛。
琳館:道觀。
鹓鷺班:朝官的行列。鹓鷺,兩種鳥,飛行有序,比喻朝官的行列。
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李伯時即李公麟,北宋著名畫家。從詩中可知詩人本有隱居泉石的志向,卻在朝廷為官,后得到允許辭去官職去道觀,可能是在好友李伯時來臺州看望自己時寫下此詩,表達自己的心境。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隱居生活的向往和對官場的厭倦。其特點是情感真摯,直抒胸臆。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沒有廣泛影響力,但反映了當時部分文人渴望擺脫官場、回歸自然的心態。
武陵怙酒德,法興寄腹心。湘東肆豪猜,佃夫當喉襟。名輕行既劣,俾制嗣君淫。幸門既四辟,八座皆聾瘖。片紙夕下來,晨即委刀砧。物情雖云快,隱憂良亦深。
垂晚相攜手,飛談入理微。前修推大雅,晚輩際真依。君去紆朱紱,吾將老布衣。相敦各千載,別淚不須揮。
四知無矯志,二施啟幽心。簡通避人物,偃息還山林。曲澗停騶響,交枝落幔陰。池臺聚凍雪,欄牖噪歸禽。石彩無新故,峰形詎古今。大車何杳杳,奔馬遂骎骎。何以修六念,虔誠在一音。未泛慈舟遠,徒令愿海深。
宿雨尚含滋,松梢月上時。寒泉過石急,清磬出花遲。野竹抽新筍,歸禽覓故枝。明朝采蘭杜,憶與美人期。
妙年椽筆賦長楊,一日聲名滿四方。天上風流青瑣客,人間嘉慶綠衣郎。錦囊看讀金花誥,畫戟閒凝燕寢香。預恐政成趨急詔,海沂無計駐王祥。自笑微官馬骨高,十年霜鬢雪刁騷。長林豐草未適性,尖帽短靴安得豪。名宦真同一雞肋,簿書空束兩牛腰。故園清興湖山里,歸去經營一把茅。
春日潛行楚水隅,浩歌彈鋏訪三閭。客懷落落知多少,欲擬先生問卜居。
青春初動憶鄉園,春盡那堪思更繁。新竹從看侵薜荔,落花不分掩蘭蓀。林閒鹿豕常求伴,溪晚漁樵數過門。莫怪曼容猶徇祿,十年簪紱戀君恩。
一點萃天靈,耿耿終未死。惟人自昏濁,此水本清泚。不戕羞惡根,自解嗔汝爾。寄語往來人,冥冥有神鬼。
平生絕少分甘處,身要從師萬事忘。霜雁叫群傾半枕,夢回兄弟綵衣行。
啼鵑枝上斗尖新。南陌醉和春。小桃依舊門巷,妍麗不如人。留絮語,醉芳茵。燕鶯親。垂楊無力,任伊消受,淡雨輕云。
芳潔紉蘭佩,離披詠桂叢。謝家春草夢,無日不詩筒。
山環碧水水環臺,宇宙千年此地開。龍臥潭澄秋月白,鶴歸灣帶晚潮回。中流燈火懸宵漢,別島云霞隔草萊。野渡舟橫鷗鷺靜,琴書終日獨徘徊。
日來思復食,杯箸久生塵。感爾金無橐,遺予味有珍。畬田香秫美,浙海鲞魚真。稍損甌中物,肝腸即古人。
春風桃李絳帳,朝日苜蓿空盤。王公不志溫飽,鄭老豈為饑寒。
老人杖履一茅亭,花謝西園不復扃。翠被一方都蓋覆,紅妝數子尚娉婷。可憐鶯蝶狂都歇,頗覺風云意有營。聞說陂田雨三尺,遠城釃水種春粳。結茅亭下小池新,積雨通溝滟晚春。風掠塵埃出明鏡,影吞林木臥青云。泥中蘋藻生無數,江上鵁鶄坐得聞。太液漸臺深斗極,乘閒杖履得相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