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和李太白姑熟十詠 其三 謝公宅
山腰存廢址,昔是玄暉宅。林藏幽鳥聲,月弄野棠白。高賢百年盡,遺事千古積。此興欲誰論,摩挲問磐石。
山腰存廢址,昔是玄暉宅。林藏幽鳥聲,月弄野棠白。高賢百年盡,遺事千古積。此興欲誰論,摩挲問磐石。
結宇東園中,種花待春風。口歌金縷衣,手折枝上紅。今日映綠發,他年羞青銅。寂寞外物亂,境清心亦清。
彼皆居深谷,此獨處重城。夷齊食薇蕨,千古首陽名。
削出青山根,峭立碧玉圭。不作湘竹老,不染帝子啼。不為盤中蔬,豈與煙茁齊。
明月過三五,飛出滄海遲。佳人望清夜,隔樹光離離。不須磔蝦蟆,寒魄自有虧。
空堂絕纖塵,虛靜自生白。長風吹月東,窗戶如不隔。漆園茲趣深,赤水珠難索。
太山不可歷,石齒齧人足。聊集怪與奇,蒼蒼都在目。何須引寒流,平地作溪谷。
圣賢有事業,皆在經籍中。已愛牙作簽,可輕山賜銅。還來讀詩禮,不用辨魚蟲。
小池依小山,山晴翠光入。無容群蛙鳴,間有孤鶴立。曾不起波瀾,石郵風自急。
西南產脩竹,色異東筠綠。裁簫映檀唇,引枝宜鳳宿。移從幾千里,不改生幽谷。
紅蘤勝朱槿,越丹看更大。臘月冒寒開,楚梅猶不奈。曾非中土有,流落思江外。
長才應擬早登科,遲速由天可奈何。莫向歸途重惆悵,人間秋后月明多。
白云飛度太行山,游子思親萬里還。到手功名誰不羨,綠袍爭似彩衣斑。
殘胡失馭走群雄,
人物爭歸掌握中。
河洛祇今修舊貢,
凌煙端合首群公。
滄海橫流日,長城人款年。雁臣皆北向,馬市亦南遷。
冒頓雄心在,馀皇夜語傳。耀兵驕未已,江上試投鞭。
微聞夏元昊,少小即兇殘。法令輕戎索,威儀辱漢官。
行看飛羖?,豈是召呼韓。帛樹休相擬,熙朝禮數寬。
遼兒曾奉使,主父竟窺鄰。厚德終歸宋,無人莫謂秦。
橋門虛入侍,漢室重和親。轉悼南征者,凄涼問水濱。
蹈海聞高義,斯人亦壯哉。豈知賓日地,猶有報韓椎。
蕞爾蜻蜓國,居然獬豸才。一聲燕市筑,千古尚馀哀。
煙斂木微脫,聲知天地秋。
月華當水凈,霜氣逐云流。
楚澤元多怨,騷人最善愁。
那堪聞入破,棖觸動離憂。
興亡畢竟屬男兒,
賤妾何關國事為。
從古詩人枉饒舌,
總將傾國罪蛾眉。
不到歲時久,
重來人事疏。
掃云僧亦去,
誰伴主翁居。
方丈臨丹壑,依然戶牖開。
感時花屢換,乘興客還來。
待臈梅將蕊,凌霜菊未摧。
勝游全不減,靈境異天臺。
蘭窗紗黏杏子。蝶信梅梢里。一曲青娥瘦,床前銀月初起。
霞暈紅綿洗。沉檀屑。襯暖飛瓊指。繡針墜。
花煙欲動,撩人幾許風味。
江南碧草,畫出卷簾情事。華燭金樽漫徙倚,無數。閑愁如此春水。
漢守曾為絳帳師,
升堂高弟許摳衣。
傳經無復當時事,
只有沙禽自在飛。
煙柳風蒲水一涯,
紅妝臨鏡艷明霞。
露華猶白晨光動,
開遍瀛州萬朵花。
起來廊廡步三更,太息留侯故國情。
覆宋豈緣烏祿政,延唐端賴鳳翔兵。
山連華岳峰含淚,水接嘉陵浪有聲。
投闕叩閽寧有濟,玉關何處請長纓?
五十年來住鏡湖,白頭仍是一臞儒。
朝眠每恨妨書課,秋穫先令入酒逋。
江路伶俜形吊影,草庵寂默我忘吾。
雨窗忽有高談興,筮叟醫翁亦可呼。
回首碧山棲,四面遠天為壁。
窗啟俯臨層巘,看偃松蒼積。
花關長晝不曾開,猿鳥共休息。
卓午聒回幽夢,是衙蜂喧日。
畫梁乳燕,飛下銀屏,偷說春去。曉起余寒,猶卷一簾殘絮。
倚桐陰,簪杏子,簇盤櫻筍初嘗處。早思量,整輕紈月扇,單綃煙縷。
被東皇、裁花剪柳,惹得人兒,消瘦如許。暗祝薰風,吹展兩蛾愁聚。
嫩綠新遮芳草陌,落紅凈洗香林雨。又生憎,書厭厭、繡針慵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