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句 其一
息精息氣養精神,
精養丹田氣養身。
有人學得這般術,
便是長生不死人。
息精息氣養精神,
精養丹田氣養身。
有人學得這般術,
便是長生不死人。
止住耗散精氣、收斂氣息來滋養精神,精氣滋養丹田,氣息養護身體。若有人學會這種養生方法,便是長生不死的人。
息:止住,收斂,此處指停止耗散、保養。
精、氣、神:中醫與道家養生的核心概念,合稱‘三寶’,是維持生命的根本。
丹田:道家認為是儲存精氣的部位,通常指下丹田(臍下三寸處)。
術:方法,此處指養生之術。
此詩應與古代道家養生文化相關,可能創作于重視養生術的時期(如漢唐以后)。當時社會對長壽有普遍追求,道家‘性命雙修’思想盛行,詩中內容反映了這一背景下通過保養精氣追求長生的實踐理念。
詩以通俗語言宣揚‘保養精氣可致長生’的養生觀,直指核心,體現了古代養生文化中‘精、氣、神’為生命根本的思想,是研究傳統養生術的通俗文學載體。
默默滄江老,官分右掖榮。
立朝班近殿,奏直上知名。
曉霧和香氣,晴樓下樂聲。
蜀箋金屑膩,月兔筆毫精。
禁樹霏煙覆,宮墻瑞草生。
露盤秋更出,玉漏晝還清。
碧蘚無塵染,寒蟬似鳥鳴。
竹深云自宿,天近日先明。
孱懦難封詔,疏愚但擲觥。
素餐終日足,寧免眾人輕。
詩家會詩客,池閣曉初晴。
鳥盡山中語,琴多譜外聲。
映花相勸酒,入洞各題名。
疏野常如此,誰人信在城。
策杖度溪橋,云深步數勞。
青猿吟嶺際,白鶴坐松梢。
天外浮煙遠,山根野水交。
自緣名利系,好此結蓬茆。
鼓絕門方掩,蕭條作吏心。
露垂庭際草,螢照竹間禽。
棋罷嫌無月,眠遲聽盡砧。
還知未離此,時復更相尋。
軍城夜禁樂,飲酒每題詩。
坐穩吟難盡,寒多醉較遲。
遠鐘驚漏壓,微月被燈欺。
此會誠堪惜,天明是別離。
聞君有美酒,與我正相宜。
溢甕清如水,黏杯半似脂。
豈唯消舊病,且要引新詩。
況此便便腹,無非是滿卮。
十日公府靜,巾櫛起清晨。
寒蟬近衰柳,古木似高人。
學佛寧憂老,為儒自喜貧。
海山歸未得,芝術夢中春。
西園春欲盡,芳草徑難分。
靜語唯幽鳥,閑眠獨使君。
密林生雨氣,古石帶潮文。
雖去清秋遠,朝朝見白云。
高樓初霽后,遠望思無窮。
雨洗青山凈,春蒸大野融。
碧池舒暖景,弱柳亸和風。
為有登臨興,獨吟落照中。
錢塘刺史謾題詩,貧褊無恩懦少威。
春盡酒杯花影在,無術理人人自理,朝朝漸覺簿書稀。
故人九寺長,邀我此同歡。
永夜開筵靜,中年飲酒難。
微風侵燭影,疊漏過林端。
臘后分朝日,天明幾刻殘。
直廬仙掖近,春氣曙猶寒。
隱隱銀河在,丁丁玉漏殘。
微風飄更切,萬籟雜應難。
鳳閣明初啟,雞人唱漸闌。
靜宜來禁里,清是下云端。
我識朝天路,從容自整冠。
宮殿半山上,人家向下居。
古廳眠易魘,老吏語多虛。
雨水澆荒竹,溪沙擁廢渠。
圣朝收外府,皆是九天除。
曉看樓殿更鮮明,
遙隔朱欄見鹿行。
武帝自知身不死,
教修玉殿號長生。
左右分京闕,黃河與宅連。
何功來此地,竊位已經年。
天下才彌小,關中鎮最先。
隴山望可見,惆悵是窮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