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中人 其一
萬樹夭桃百囀鶯,意中別有最傾城。
神樓縷緲身難到,心地空靈目已成。
水月鏡花偏可戀,農香人影總多情。
掃除倚翠偎紅念,消受相思過一生。
萬樹夭桃百囀鶯,意中別有最傾城。
神樓縷緲身難到,心地空靈目已成。
水月鏡花偏可戀,農香人影總多情。
掃除倚翠偎紅念,消受相思過一生。
萬棵盛開的桃花,百鳥婉轉啼鳴,心中卻另有那最為傾國傾城的佳人。那如神樓般縹緲的地方難以到達,但內心純凈已在眼中勾勒出她的模樣。虛幻的美好偏偏惹人愛戀,農家的香氣和佳人的身影總是那么多情。我要掃除貪戀女色的念頭,只消受這相思之情度過一生。
夭桃:盛開的桃花,出自《詩經·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百囀鶯:形容鳥兒婉轉啼鳴。
傾城:形容女子容貌絕美。
神樓:這里指意中人所在之處,如同神樓般難以企及。
空靈:形容內心純凈。
水月鏡花:比喻虛幻的景象。
倚翠偎紅:指貪戀女色。
具體創作背景不詳,推測詩人可能在生活中遇到了讓自己心動的女子,但由于某些原因無法與對方在一起,從而創作此詩抒發內心的情感。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意中人的相思之情。其突出特點是將現實與虛幻結合,情感真摯深沉。在文學上展現了傳統詩詞中對愛情的細膩表達。
記得琴清妝閣畔,小紅闌角縈遮。關心夢不到天涯。暗拈紅豆子,何處寄瑤華。
瘦到柳絲煙影碧,呼鬟啟了窗紗。傷春愁與病兼加。怪他鶯語滑,啼碎玉梨花。
記得雛鬟窗外報,小亭開遍櫻桃。繡幡無力未曾描。偎屏嬌意懶,湘帙且須拋。
窣窣簾波風似水,懨懨過了花朝。一痕新夢付芭蕉。憐他心卷處,愁重上眉梢。
記得小樓初捲繡,燕歸曲院簾垂。綠迷煙影鎖湘枝。苕涼明竹雨,云暗冷琴知。
依約雙鬟窗外報,海棠風斷柔絲。裁箋拋局夜敲詩。孤花扶瘦夢,淡月倩新眉。
子瞻昔守杭,湖山賞佳麗。
截湖筑長堤,遠接錢塘勢。
環堤何所植,桃李兼松桂。
菁蔥落鏡中,蒼靄沒云際。
物象歸馀清,蕭然葉真契。
逝者如可作,將期永投袂。
君看堤上人,風流想遺憩。
長河崇精舍,風露軒秋谷。
土香芝術暖,樹密臺殿復。
繁花眾蝶喜,深云一房宿。
水容白日靜,松門涼月綠。
聞鐘遂成往,經過肆閑矚。
無聲堂飯僧,有影岸歸牧。
林晚眾翼喧,孤禽下尋竹。
不是逢人苦譽君,
亦狂亦俠亦溫文。
照人膽似秦時月,
送我情如嶺上云。
西北群峰勢最雄,云霞倒影落塘中。幾年卻上巖前石,坐看匡山出日紅。
仙人手可接飛鴻,落日長天慘淡中。贛水直流三百里,越王臺下卻如弓。
金華金華相望高,城中秋樹見毫毛。武山云氣長來往,只駕仙人皮與陶。
坐攬空明景,閑來試一唫。
亭臺四面畫,泉石一生心。
窗豁風先到,庭空月易臨。
昨宵觴客地,花下有遺簪。
墮落紅巾手,崎嶇白刃間。
死難令北面,囚尚著南冠。
漢使無金贖,相如與璧還。
都將雙鬢雪,換得兩輪丹。
鶴歸空有恨,云散本無心。
冶城山色帶殘暉,絳節中天渺翠微。
自昔鼎成龍已去,只今松老鶴還飛。
齋宮寂寞聞金磬,泉海蒼茫想玉衣。
唯有步虛諸羽士,秋風時禮白云歸。
涉海必假舟航,登山當尋蹊徑。每嘆修身錯路,譬如飲藥加病。
逢人須是問津,有心未免擊磬。況遇先覺先知,早明不垢不凈。
七情渙若冰雪,一性湛然淵靜。虛無體道合真,恬淡樂天知命。
外之寇賊消亡,內焉邦家昌盛。初守一以處和,乃無事而生定。
教不倦稱乎仁,德分人謂之圣。故玉非琢不成,惟木從繩而正。
要明師指藥物,藉元神為本柄。大道多歧亡羊,至人用心若鏡。
何妨常善救物,免使大惑易性。門庭既已趣入,根株亦須窮竟。
直至出死超生,方知聾者善聽。
百困身猶在,尪羸怯鏡看。干戈朝食拙,風雨夜眠難。天際旄頭遠,淮南春首寒。病夫藥裹外,兄弟為謀安。
脫身兵火欲何之,不料茲焉過所期。軒檻如僧縈橘柚,鄉關似夢識蒿藜。弟兄朋友談平昔,盜賊羌胡問幾時。共約更明王道正,或能一語到天墀。
楚懷邪亂靈均直,放棄合宜何惻惻。
漢文明圣賈生賢,謫向長沙堪嘆息。
人事多端何足怪,天文至信猶差忒。
月離于畢合滂沱,有時不雨何能測。
未了尋香又拂枰,
冰綃遙映碧紗明。
春前開亦隨春落,
先手何心百轉爭。
諸夏爭雄長,湖山試玉杯。
投篸捐宦跡,分鼎得仙才。
句寄荊溪淼,吟爭雁瀑豗。
三君宜有詠,林月照低徊。
寶瑟凄涼怨歲華。倚窗紗。
個儂生性似楊花。逐風斜。
忽聽一聲啼杜宇,自嗟呀。
年年啼罷不還家。只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