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巳年冬即事有感 其二
赍弼曾傳協帝廷,天留南粵作藩屏。
能如公意材原少,獨恃神憐夢不醒。
鈴閣森嚴夸靜鎮,樓船拘系嘆伶仃。
尚余宏濟艱難意,未報中臺隕相星。
赍弼曾傳協帝廷,天留南粵作藩屏。
能如公意材原少,獨恃神憐夢不醒。
鈴閣森嚴夸靜鎮,樓船拘系嘆伶仃。
尚余宏濟艱難意,未報中臺隕相星。
曾聽聞有人輔佐帝王,老天留下南粵作為屏障。能符合他心意的人才本就稀少,他卻只依賴神的憐憫而不醒。官署森嚴自夸能安靜鎮守,戰船被拘系只能感嘆孤苦伶仃。還留存著匡時濟世的心意,可惜中臺隕落了相星未能報答。
赍弼:輔佐。
協帝廷:在朝廷輔佐帝王。
藩屏:屏障。
鈴閣:指將帥或地方長官辦事的地方。
宏濟:匡時濟世。
中臺:指宰相。
隕相星:指宰相去世
“丁巳年”需結合具體歷史背景確定年份。從詩中可推測當時可能處于動蕩時期,有重要的宰相離世,局勢面臨諸多困難,詩人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感慨時局艱難、賢才難覓以及賢相離世的遺憾。其特點是情感深沉,用典巧妙。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狀況和文人的心境。
豫章名勝二三公,分置諫坡樞府中。公更歸為吾道重,涪翁不得擅宗工。
古來無英雄,成名半天幸。唯有諸葛公,事業隆中定。抵掌話三分,乾坤若懸鏡。后來所設施,一一操券勝。問其所以然,淡泊兼寧靜。二語足千古,微言闡孔、孟。姚江誤良知,勛業亦相稱。如何后生輩,開口肆譏評。攻詰到陰私,立心毋乃佞。我欲掃蜉蝣,萬古囂塵凈。大雅久不作,哇聲誰放鄭?漢儒專標榜,宋儒尚攻擊。此論一以開,前賢何所適?曹寺分水火,朝堂生荊棘。既樹君子仇,仍尋古人隙。六經如埃塵,毫芒嚴縷析。卮言日夕馳,卷軸邱山積。咄咄西河叟,獨與紫陽敵。
南北東西萬萬千,乾坤上下兩無邊。相逢相見呵呵笑,屈指抬頭月半天。
石榴婢,無美顏。烹茶研墨侍東山。新詩書誦夫人句,白骨幽墳喚不還。
萬枝燈火綺筵開,金紙如山化作灰。此夕酆都應不夜,鬼門放過綠衣來。
內丘城閣夏陰陰,窈窕儒宮雙檜林。六月沙郊騎馬到,四時潭水聽龍吟。青氈況屬斯文地,朱瑟還聞大雅音。亦是洛陽年少士,白頭今日始冠簪。
日落虎頭城,風飄龍角聲。天威馀細柳,地利失陰平。盜賊紛何在,英雄凜若生。襄皇能養士,溝壑荷恩深。義士魂何去,沙場一放招。黃衣歸朔漠,碧血滿南朝。山枕孤城峻,江通百粵遙。天生形勝地,空助虎狼驕。
帝奮厥武,百萬其士。匪怒以棘,于三千里。
登岳采五芝,涉澗將六草。散發蕩玄溜,終年不華皓。
閒得琴尊勝,尋詩約俊游。欲窮山下寺,旋買水邊舟。誰悟牽黃犬,自應盟白鷗。野晴秋意思,渾付碧云休。
青松郁成林,上與浮云連。云來松漠漠,云去松娟娟。苓珀下深固,雨露通重玄。兩意忽有合,相托成千年。不謂云松交,轉增丘壑妍。清江有幽士,志隱耽林泉。巢云臥松頂,手拂青山巔。芳陰日已遠,雅操日已堅。空對高隱圖,載賦云松篇。
黃閤雍容靜塞塵,淩煙功就便抽身。三年暫別長安日,五畝來追獨樂春。槐鼎政須還國老,溪山聊且慰騷人。似聞天語傳中使,行告廷臣設九賓。
蘭臭同心步亦遲,拜君不遇待何時。肩隨落日催蛙急,笛弄兒童跨犢歸。開口問渠人在否,搖頭答我那能知。東風一路空回首,踏遍蒼苔兩屐泥。
半畝荒畦手倦耘,種花栽藥苦無勛。年來事事成拋擲,祇有枯毫未忍焚。
有瑞復有瑞,有瑞在虞周。氣機一相感,誰辯瑞所由。邈茲千載下,同氣如相求。下瑞以形化,上瑞與天侔。洋洋鑒湖水,中有沈隱侯。閑開有瑞堂,繞堂花遭周。三葩出并蒂,桃菊葵同休。雞冠峨似豸,正色莫與儔。君子秉明哲,奕世紹箕裘。陰陽須合德,奇偶會神謀。達觀大化內,天地其同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