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獨坐
寂寂柴門野水濱,那堪獨坐對風塵。
自慚白發長為客,未信青春不負人。
鶯囀祗憐懷友切,雁稀誰與寄書頻。
故鄉一望滄波闊,幽夢無端入紫宸。
寂寂柴門野水濱,那堪獨坐對風塵。
自慚白發長為客,未信青春不負人。
鶯囀祗憐懷友切,雁稀誰與寄書頻。
故鄉一望滄波闊,幽夢無端入紫宸。
寂靜的柴門在野外的水邊,怎忍受獨自坐著面對這塵世紛擾。我慚愧自己白發蒼蒼還漂泊在外,不相信青春不會辜負人。黃鶯啼叫只讓人更感懷友人,大雁稀少又有誰能頻繁替我寄信。遠望故鄉是一片寬闊的碧波,無端地在夢里進入了皇宮。
寂寂:寂靜的樣子。
那堪:怎堪,怎能忍受。
風塵:指塵世、紛擾的世事。
長為客:長期漂泊在外。
囀:鳥婉轉地叫。
祗:只。
紫宸:皇宮。
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但從詩中可推測詩人處于漂泊狀態。當時社會或許動蕩不安,詩人長期客居他鄉,懷才不遇,既有對故鄉和友人的思念,又有對朝廷的期待,希望能有機會施展抱負。
這首詩主旨是抒發詩人漂泊之苦、懷人思鄉之情以及對朝廷的向往。其特點是情感細膩,借景抒情與直抒胸臆結合。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重大影響力,但能反映當時文人漂泊的心境和情感。
閒居罕人事,植干在丘樊。誰為斧斤禍,傷哉林木繁。舊宅已凋落,蓬茅暫依存。苦無蒙翳資,何以周籬藩。茲晨春氣達,荷鍤出前村。不惜微雨滋,遠移脩竹根。新萌且卷曲,故葉自欹翻。始分一枝奇,終異千干蕃。植木既有托,發生良不言。我慚遺世好,于爾情孔敦。明當振蒼翠,蔭我西南軒。
夢乘白玉麟,遨游洞庭野。明月流高天,白云生其下。軒皇張廣樂,云是太古者。靈妃鼓瑤瑟,玄音淡而雅。此曲遺人間,但恐知音寡。茍非遇伶倫,黃鐘不如瓦。
風霜搖落五花妝,留得枯羸似犬羊。幸賴邦家能惠養,滿川苜蓿華山陽。
隔簾明月破窗幽,些許清光些許愁。最惱寒蟲禁不得,聲聲催上最高樓。聲聲催上最高樓,且把寒鳴寄海陬。知否明年明月夜,阿誰來共阿儂愁。
金魚來自金仙國,三十六鱗誰與飾。金仙親手傅金泥,滿池都作黃金色。自疑身自金仙來,鑿池引水青天開。等閒俯檻玩且詠,相忘物我何悠哉。黃金佛國真可誇,金盆又出金蓮花。呼童滿進金罍酒,肯使金魚薦齒牙。金魚金魚汝幸在吾沼,育子生孫足怡老。莫愁咀嚼莫愁烹,恣爾優游戲萍藻。
于穆文祖,妙道九德。默契靈心,肇基王跡。啟佑后人,垂裕罔極。合食昭薦,孝思維則。于皇順祖,積德累祥。發源深厚,不耀其光。基天明命,厥后克昌。是孝是享,申錫無疆。
廬山游不盡,況乃畫廬山。若問廬山意,廬山在此間。
草長故山懷獨往,苔生今雨嘆離居。誰能共飲桃源酒,一醉千年不愿馀。
廣文先生匹馬來,嫩李夭桃花爛開。粵海羽翰奮秋翥,禹門鱗甲殷春雷。清時斗岳名方重,梓里河山看屢回。明到宜城非久借,三鳣原已兆三臺。
學仙在空谷,不復顧榮名。肯因入俗語,易此高世情。仙道竟寥邈,癯身學未成。赤松果安在,日夕哀猿聲。
傷時此夜憶神京,月照鰲山輦道平。朱雀街門舊行路,星毬飛上鳳凰城。
紅蓮孽火安賅存?天國宸音正攝魂。第四印驅灰白馬,十魔者入赤金門。誠虔戮構索多瑪,血祀成王鮑德溫。圣殿晚鐘凝愈冷,夜風攜裹掩孤村。
至人處斯世,忌為人所知。十漿五先饋,列子驚且疑。避灶不足貴,爭席乃庶幾。大白每近辱,卑濁良可棲。豈效夸毗子,作意矜容儀。結束轉自媚,姿態令人悲。髹涂飾軒轂,步趨陳采齊。危冠禮迂士,褒貶厲嚴辭。媮媟不敢干,矯志逃世譏。皎潔難久居,青蠅忽來隨。衷美孰云亮,毀譽在一時。敗軌屢相縈,邅躓當路岐。
瑤光穿破月玲瓏,湯沐分符若水東。正是杜鵑紅勝地,錦繃安穩誕英雄。
日輪赫赫起東溟,真火抽添養白庭。湯谷蕭蕭萬竿竹,裁書少昊借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