頌古一百首 其九十八
力難抬處為君言,
神駿何勞更著鞭。
一躍洞天三十六,
到時凡骨也成仙。
力難抬處為君言,
神駿何勞更著鞭。
一躍洞天三十六,
到時凡骨也成仙。
當力量難以承受時我為你說明,對于神駿的良馬哪里還用得著再去揮鞭催促。它一躍就能到達三十六處洞天福地,到那時即使是凡俗的身軀也能修煉成仙。
神駿:指駿馬,這里有超凡出眾之意。
著鞭:揮鞭,比喻督促、激勵。
洞天三十六:道教稱神仙居住的名山勝境有三十六洞天。
此詩為宋代僧人釋智愚所作的偈頌詩。宋代佛教禪宗發展興盛,偈頌詩常用來表達禪理、啟發修行。這首詩可能是作者在講法或與弟子交流時,為了啟發眾人對修行境界的理解而創作,鼓勵人們發揮自身潛力,追求超凡的精神境界。
這首詩主旨是鼓勵人們挖掘自身潛力,追求超凡境界。其特點是用形象的比喻和夸張的手法表達禪理。在文學史上,它是宋代偈頌詩的代表之一,反映了當時禪宗思想對文學創作的影響。
飛鳥晚投林,
予亦棲方丈。
開簾耿明河,
東峰月稍上。
相對道門舊,
窅然斷心想。
觀空得縣解,
超塵指迷惘。
夜靜聽始清,
風泉發幽響。
幽棲真在赤城隈,
桂月蘿云冷斗臺。
猿鶴定能知我意,
移文未怨晚歸來。
東來岱色入蒼茫,望里煙嵐接太行。
遠浦平沙棲雁鶩,高原落日下牛羊。
庾公月底耽清興,王粲樓頭憶故鄉。
況是滿城砧杵急,風凄萬戶客愁長。
譜就重翻意自惺,
消磨白日唱還停。
臨川老子頹唐甚,
卻搯檀痕教小伶。
寥寥天氣已高秋,更倚凌虛百尺樓。世上利名群蠛蠓,古來興廢幾浮漚。退居陋巷顏回樂,不見長安李白愁。兩事到頭須有得,我心處處自優游。
閑來無事不從容,睡覺東窗日已紅。萬物靜觀皆自得,四時佳興與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風云變態中。富貴不淫貧賤樂,男兒到此是豪雄。
紅橋北轉綠陰舒,芳草落英肅不如。獨避游驄取閑景,春畦人摘雨中蔬。
東風裁綠到菰蒲,步步芳溪濕碧蕪。甘與銷魂不忍去,小桃嬌欲倩人扶。
朝聽啼鳥暮聽蛙,不信春來驗物華。連日東風吹送暖,長堤齊放野桃花。
十分絢爛惜流光,剪錦堆霞欲斷腸。生小女郎有憨態,掬將花瓣比衣裳。
一簾懷思捲流霞,八句詩成在咄嗟。
宋代風霜瓊管渺,圣朝日月戟枝斜。
后先節概高千古,生死忠貞屬一家。
史氏若終無直筆,丹心今古恨天涯。
男兒努力,第一是須念寸陰尺璧!株守生涯,穴居天地,終古昂頭何日?世上伊涼換譜,萬事拘墟不得。最堪惜,惜磨牛步步,不離陳跡。
眉白,吾小陸濯足滄浪,明日蓬山客。老鳳將雛,小龍抱寶,萬里乘風快極。桃李移根上苑,容易成陰結實。目先拭,看雙珠還浦,光能照國。
半年暫酌桃溪月,千里俄歸長水居。
幸免折腰為俗吏,徑思高枕臥衡廬。
竹垞秋老間移艇,梅里花深伴著書。
誰識故人容鬢改,歲寒依舊上征車。
雁陣橫空,江楓戰、幾番風雨。天有意、作新秋令,欲鏖殘暑。籬菊巖花俱秀發,清氛不斷來窗戶。共歡然、一醉得黃香,仍叔度。
尊前事,塵中去。拈花問,無人語。薌林顧靈照,笑撫庭樹。試舉似虎頭城太守,想應會得玄玄處。老我來、懶更作淵明,閑情賦。
雞鳴拂旦羽書聞,
玄武湖前太乙軍。
檣似鄧林開楚望,
騎隨吳練躡燕云。
野晴他日游安石,
濤起從來怒伍員。
獨有子牟瞻魏闕,
月船煙島思紛紛。
宛轉眉山效蜀峨,
花前執板為清歌。
歌聲暗與春風合,
催折芳心不厭多。
似聞久客滄洲館
曷不相從早數年
老我一丘事耕釣
勞君千里度山川
淺陋微邦望不高,
偶同齊晉會蟲牢。
進賢受賞非吾事,
拭目龍門躍巨濤。
松陰媚淪漣,境冷人蹤滅。
中峙窣堵波,高僧此歸骨。
蘭亭未會前,紀載何人筆。
?山與沃州,兩地空禪窟。
魂魄應在茲,云泉伴清絕。
時有野鶴飛,空山叫殘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