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行雜詠 其五
交加籬落豆苗肥,
冉冉蕎花浥露晞。
更見芳園香有異,
盛開月桂間薔薇。
交加籬落豆苗肥,
冉冉蕎花浥露晞。
更見芳園香有異,
盛開月桂間薔薇。
錯落交織的籬笆旁豆苗長得十分肥壯,蕎麥花輕柔搖曳,帶著露水漸漸曬干。更能看到芬芳的園子里香氣與眾不同,月桂盛開,薔薇花夾雜其間。
交加:交錯、雜亂的樣子。
籬落:籬笆。
冉冉:形容柔軟下垂的樣子,這里形容蕎麥花輕柔搖曳。
浥(yì)露:帶著露水。
晞(xī):曬干。
間:夾雜。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較難確切知曉,但從詩的內容推測,可能是詩人在北行途中,看到田園景色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或許社會相對安定,詩人得以悠閑地欣賞田園風光。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田園美景,其突出特點是畫面感強,以清新自然的語言展現田園生機。在文學史上雖可能無重大影響,但體現了詩人對生活細致的觀察和對自然的熱愛。
王室比多難,高官皆武臣。
幽燕通使者,岳牧用詞人。
國待賢良急,君當拔擢新。
佩刀成氣象,行蓋出風塵。
戰伐乾坤破,瘡痍府庫貧。
眾僚宜潔白,萬役但平均。
霄漢瞻佳士,泥途任此身。
秋天正搖落,回首大江濱。
宿雨南江漲,波濤亂遠峰。
孤亭凌噴薄,萬井逼舂容。
霄漢愁高鳥,泥沙困老龍。
天邊同客舍,攜我豁心胸。
童稚情親四十年,中間消息兩茫然。
更為后會知何地,
劍南春色還無賴,觸忤愁人到酒邊。
亂后今相見,秋深復遠行。
風塵為客日,江海送君情。
晉室丹陽尹,公孫白帝城。
經過自愛惜,取次莫論兵。
久客應吾道,相隨獨爾來。
孰知江路近,頻為草堂回。
鵝鴨宜長數,柴荊莫浪開。
東林竹影薄,臘月更須栽。
樹密當山徑,江深隔寺門。
霏霏云氣重,閃閃浪花翻。
不復知天大,空余見佛尊。
時應清盥罷,隨喜給孤園。
云里不聞雙雁過,掌中貪見一珠新。
秋風裊裊吹江漢,只在他鄉何處人。
謝安舟楫風還起,梁苑池臺雪欲飛。
杳杳東山攜漢妓,泠泠修竹待王歸。
地下蘇司業,情親獨有君。
那因喪亂后,便有死生分。
老罷知明鏡,悲來望白云。
自從失詞伯,不復更論文。
秋窗猶曙色,落木更天風。
日出寒山外,江流宿霧中。
圣朝無棄物,老病已成翁。
多少殘生事,飄零似轉蓬。
西漢親王子,成都老客星。百年雙白鬢,一別五秋螢。忍斷杯中物,祗看座右銘。不能隨皂蓋,自醉逐浮萍。
策杖時能出,王門異昔游。已知嗟不起,未許醉相留。蜀酒濃無敵,江魚美可求。終思一酩酊,凈掃雁池頭。
群盜無歸路,衰顏會遠方。尚憐詩警策,猶記酒顛狂。魯衛彌尊重,徐陳略喪亡??沼嗝钝旁冢瑧钤缟?。
莽莽天涯雨,江邊獨立時。
不愁巴道路,恐濕漢旌旗。
雪嶺防秋急,繩橋戰勝遲。
西戎甥舅禮,未敢背恩私。
彝界荒山頂,蕃州積雪邊。筑城依白帝,轉粟上青天。蜀將分旗鼓,羌兵助井泉。西戎背和好,殺氣日相纏。
辛苦三城戍,長防萬里秋。煙塵侵火井,雨雪閉松州。風動將軍幕,天寒使者裘。漫山賊營壘,回首得無憂。
子弟猶深入,關城未解圍。蠶崖鐵馬瘦,灌口米船稀。辯士安邊策,元戎決勝威。今朝烏鵲喜,欲報凱歌歸。
竹里行廚洗玉盤,花邊立馬簇金鞍。
非關使者征求急,看弄漁舟移白日,老農何有罄交歡。
憑高送所親,久坐惜芳辰。
遠水非無浪,他山自有春。
野花隨處發,官柳著行新。
天際傷愁別,離筵何太頻。
行路難如此,登樓望欲迷。身無卻少壯,跡有但羈棲。江水流城郭,春風入鼓鼙。雙雙新燕子,依舊已銜泥。
天畔登樓眼,隨春入故園。戰場今始定,移柳更能存。厭蜀交游冷,思吳勝事繁。應須理舟楫,長嘯下荊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