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潮圖
怒勢自驚殊莫擬,
靜心人見骨毛寒。
平生一對風波眼,
今日晴窗不忍看。
怒勢自驚殊莫擬,
靜心人見骨毛寒。
平生一對風波眼,
今日晴窗不忍看。
潮水憤怒奔涌的氣勢驚人得難以比擬,內心平靜的人見了也會毛骨悚然。我這一生看慣了風波,可今天在這晴朗的窗前,卻不忍心再看這潮圖。
怒勢:指潮水洶涌憤怒的氣勢。
殊莫擬:非常難以比擬。
骨毛寒:形容人極度驚恐,毛發豎起、骨頭發冷。
風波眼:看慣了風浪的眼睛,比喻閱歷豐富。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不詳,但浙江潮自古以其壯觀的景象聞名,詩人可能是看到描繪浙江潮的畫作,聯想到生活中的種種波折,從而有感而發。
這首詩主旨在于借浙江潮的氣勢抒發對世事風波的感慨。其特點是通過對潮勢的描寫引發情感共鳴。在文學上雖未產生廣泛影響,但以獨特視角展現了詩人的內心世界。
云林海色晝生涼,喜接臺星近上方。百粵尊親歸幕府,三朝才望屬奎章。金臺遠映丹心起,寶殿長留墨汁香。何幸山門逢盛事,天南草木被榮光。
徒步仗劍,蕩殘除兇。沉毅才略,一時之雄。震主功高,終膺寶歷。清儉嚴正,可謂君德。
漢季朝廷輕,隨風傾李杜。一朝黨構成,殲夷盡潁汝。含詬獨吊喪,全宥乃無數。以彼道廣人,行誼或容與。褰裳而幾先,天地隨吐茹。不見申屠蟠,飆若靈鳥舉。生名殺我身,永佩嚴公語。
扣舷何處有漁歌,泉擁西山景最多。云外恍疑垂玉蝀,人間真覺近銀河。靜涵桂魄天同色,流入桃花錦作波。若到春郊頻極目,東風吹潤遍嘉禾。
素節垂垂杪,衰懷拍拍叢。風乾梧葉白,霜老菊花紅。理曲多添瘦,停詩不減窮。出尋空闊處,揩眼送飛鴻。鸚鵡琵琶恨,融歸十四弦。撥寒紅玉筍,拍暖繡金蓮。梅影春風里,茶聲雪水邊。自憐還自笑,星發照嬋娟。
可有長風破浪船,云帆滄海入荒煙。和諧令喜中樞下,統戰歌喧兩岸傳。下崗倚門過萬萬,登臺許愿已千千。還將樽酒酬人日,遮莫春光屬狗年。
夢惺忪。繁華回首成空。對離筵、誰家燕子,幾番蹴碎香茸。鏡奩欹、粉肌麝褪,金鈴動、瑰淚猩融。流水無言,游絲亂撲,一春煙雨總濛濛。那管得、墜音墜溷,憔悴祗應同。徒延佇、愁魚攪翠,妒蝶捎紅。算從來、繁英開落,當時一樣匆匆。緩歌歸、錢塘陌上,回身舞、金谷樓中。熟實誰甘,大枝先折,漂零何事怨東風。且分付、廿番風訊,歲歲好相逢。銷魂處、綠陰芳草,啼鳥簾櫳。
深冬寒月,庭戶凝霜雪。風雁過時魂斷絕,塞管數聲嗚咽。披衣獨立披香,流蘇亂結愁腸。往事總堪惆悵,前歡休更思量。
野鶴如人長,凌風理毛羽。獨立秋水涼,人來忽飛去。山空樹亦疏,風月誰為伴。得個幽人居,白云共舒卷。
禍水無情火伏光,賞真人屬老披香。妝成珠賜通宵白,浴罷金酬百餅黃。宮婢貌難當萬乘,玉環心不在三郎。昭陽殿里熊皮席,綠發長迷赤鳳裳。
山花冥冥山欲雨,杜鵑聲酸客無語。客欲去山邊,賊營夜鳴鼓。誰言杜鵑歸去樂,歸來處處無城郭。春日暖,春云薄。飛來日落還未落,春山相呼亦不惡。
官程屈指三千馀,頗怪真州消息疏。七月始傳江令字,道兒亡在杪春初。
猿鶴忻承語意溫,始知軒冕道尤尊。朱旗閃日屯云影,碧玉行杯照水痕。天祿千秋高太乙,甘棠一樹蔭祇園。華封愿祝心無限,象闕頻沾圣代恩。
白帝陰兵嚴羽衛,漢皇老傅振須眉。撒鹽飛絮渾粗俗,盡撥塵言賦好詩。
東皋昔是登臨地,令節兼逢作賦才。草木始衰吾已老,溪山無恙首重回。荒臺久埽秦佗跡,寢廟仍為漢將開。或重于生今益信,當年弓劍未南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