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德邁道人之豫章
禪靈橋畔落殘花,
橋上離情對日斜。
顧我乘軒慚組綬,
莫道空談便無事,
碧云詩思更無涯。
禪靈橋畔落殘花,
橋上離情對日斜。
顧我乘軒慚組綬,
莫道空談便無事,
碧云詩思更無涯。
禪靈橋畔殘花飄落,橋上的離別之情在夕陽斜照中更顯濃重。看看我乘坐著軒車,佩戴著組綬,心中感到慚愧。不要說空談就沒有事,那碧云之下的詩意情思更加無邊無際。
禪靈橋:橋名。
組綬:古代官員系印用的絲帶,這里代指官職。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推測是詩人在送別德邁道人去豫章時所作。當時詩人可能身處官場,對自己的為官生活有所反思,而道人的生活引發了他的感慨。
這首詩主旨是送別友人,突出特點是景中含情,將離別之情與自身感慨相融合。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對生活的思考。
昔夢凄迷月墜煙。夢回清景展吟邊。高花映燭曙霞天。謝病繩床閑有味,酣春彩筆老逾妍。風流誰似兩詞仙。
落日帶平楚,空山暑氣微。晚風生竹露,秋色上寒夜。落魄頻中酒,孤懷憶采薇。愁予正蕭瑟,惟見白云飛。
細雨斜風冷畫屏,西堂月落夢初醒。女兒言語輸鸚鵡,兄弟情懷感鹡鸰。遠信有時恁客報,書聲何日隔花聽。吳綿買就無人寄,腸斷秋山日暮青。
春云漠漠虎頭東,幾日移居杏再紅。三徑草生殘雨后,數家門掩落花中。鄉山久別吟兼夢,水驛多情浪與風。有約扁舟未能去,幽期空負釣魚翁。
絪缊長見吐奇芬,銘刻猶傳漢代文。碧玉煙和搖蜃氣,紫苔花冷隱龍文。琴邊晝永心同靜,簾外風微手自焚。行向廟堂膺大用,磨礱遠擬勒殊勛。
銅霤消殘凍,朱樓拂早霞。傳聲回步輦,來賞小桃花。
草堂無不宜,猶記樂天詩。尚有驚猿怨,莫教司馬知。上宮仙闕近,左蠡客帆吹。欲涉窮陘步,茲狂何悔為。
盈盈一水離情苦。把袂欣重晤。坐到深更,半鉤淡月,卻向松梢吐。錦囊添得新詞富。炫目蛟龍舞。今夜分吟,明朝惜別,望斷江村路。
有鳥東方來,長鳴向西北。竦身欲縛鳥,自愿無羽翼。白日蔽高陸,玄陰視無極。風飆晝烈烈,積霰墮我側。星紀雖云周,沴氣尚難測。逝者一何速,來者懼不力。杕杜生道左,孤桐棄遐域。雖懷壯士情,詎捕陽和德。一為羈旅士,遂使年歲積。人情感新故,慘慘不得釋。夜視天上星,翳翳云霰隔。陽道即光明,何由在德澤。離居多永憂,悵念在今夕。借問悵念誰,是我同袍客。豈謂涼暄殊,所嘆阻疆埸。緘書寄游云,會托南征翮。
年來二豎數猖狂,蛇影含杯蟻戰床。楊柳月迷青雀舫,蓬蒿春寂白駒場。求方欲向東門伯,伏魄幾為南面王。遙憶旗峰簾洞主,停云應共惜春光。
生于陵者自安陵,何事驅馳較驛程。卻望鄉山千里隔,共看淮月一輪明。官閒足遂吟哦樂,俸薄休形嘆息聲。最幸一家仍聚首,不須嗟弟與瞻兄。
真恐山靈笑我頑,白頭持節竟生還。煩君玉女峰頭問,可有移文到北山?
丈室銷凝石鼎煙。詞心款曲翠尊邊。全祛午倦熟梅天。誰信多生文字障,還贏一頃笑談炎。市人休道望如仙。
石磴依稀認九盤,相逢抗手出江干。煙中聽雨孤篷晚,春后懷人客夢寒。竹色壓波天浩淼,猿吟入夜路瀰漫。此生直記空舲峽,清韻疏香罨激湍。
萬里煙波接素秋,銀缸耿耿泛中流。自從一點光明后,逐浪隨波未肯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