頌古三首
盡力提持只一刀,貍奴從此脫皮毛。血流滿地成狼籍,暗為春風染小桃。
晴空轟霹靂,官路栽荊棘。沒興遭逢著,前兇后不吉。
失腳溪橋兩眼枯,錯將魚目作明珠。直饒塵盡光生也,照破山河夢見無。
盡力提持只一刀,貍奴從此脫皮毛。血流滿地成狼籍,暗為春風染小桃。
晴空轟霹靂,官路栽荊棘。沒興遭逢著,前兇后不吉。
失腳溪橋兩眼枯,錯將魚目作明珠。直饒塵盡光生也,照破山河夢見無。
第一首:全力施展就像只用一刀,貍貓從此褪去了皮毛。鮮血滿地一片狼藉,卻暗暗為春風染就了小桃花。第二首:晴朗天空突然響起霹靂,官路上栽滿了荊棘。倒霉遇上這種事,前面兇險后面也不吉利。第三首:在溪橋失足兩眼茫然,錯把魚眼睛當成了明珠。就算塵埃散盡光芒生出,能照破山河也是如夢一般虛幻。
提持:這里有施展、運用之意。
貍奴:貓。
狼籍:雜亂不堪。
沒興:倒霉,運氣不好。
直饒:即使,縱然。
“頌古”是禪宗以偈頌形式闡釋古代祖師言行公案的一種方式。這三首詩應是禪僧對禪宗公案或教義進行解讀和發揮而創作。禪宗強調通過直觀的感悟和對事物本質的洞察來獲得解脫,詩人可能是看到當時人們在修行或生活中存在的問題,以詩的形式進行點化和警示。
這組詩以獨特的意象和生動的畫面,傳達禪宗哲理。通過對錯誤認知的批判和對正確洞察的強調,體現了禪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思想。在文學上,以直白的語言蘊含深刻哲理,是禪宗文學的典型代表,對后世禪宗文學發展有一定影響。
霜毫感應早呈祥,誰布黃金建寶坊。古殿幡花繞真圣,美名靈跡異諸方。殿庭松柏午陰濃,地占神山絕境中。瑞質有靈千古在,金田疑是玉蟾宮。
岸曲沙回著處侵,半江落日半江陰。悠悠亂逐春潮上,漠漠還隨暮靄沈。曾帶斷鴉歸遠岫,又移殘月出疏林。誰憐獨倚危樓遍,目極天涯思不禁。
行役家家寄刀尺,誰將枯骨帶心頭。惟有望夫心志苦,甘霖偏為七娘流。
汾陽軍中淚如瀉,長陵一壞寧有孫。千章喬木高□起,倚柱凍云斷客魂。
結屋常山東復東,雪梅霜菊洞天中。黃連稻隴雨聲歇,白斂松窗云氣通。幕種蓮花泛秋水,杯浮竹葉醉春風。丹砂欲問飛騰術,勾漏何年訪葛翁。
溪邊明月掃不去,竹下清風時一呼。天與乃公供打睡,莫安橋板引樵漁。
煙雨苕溪憶舊游,畫圖遺墨見風流。不知黃鶴飛歸后,又是山中幾度秋?
城南城北雪不消,城門道東無柳條。我儂相別無可贈,學取楚語作歌謠。淮河岸頭春草生,淮河舟中客子行。春江花月棹歌發,吳儂伴我過清明。南是長江北是淮,中間獨坐吟高齋。有書不報朝貴客,有夢不憶長安街。往年泛舟揚使旌,七月八月江水清。秋江亭上好風月,莫怪我儂忘寄聲。
天外琴聲水上音,閑觀花鳥一沉吟。白云偶過來投影,欲借清波覓彼心。
覆席花如待,窺簾鳥似知。到來拚共醉,坐久見吾詩。吏跡江湖傲,仙才日月欺。幸逢休浣出,不顧尚書期。
短艇清歌繞水徐,采蓮人過莫愁湖,少年見此意何如。今夢茫茫連古夢,昔吾看看到今吾,讀君愈覺白髭須。
失道盤紆入奇境,石屋窈窕無行人。仄壁孤撐綠熊耳,擎波暗動蒼龍麟。萬川崩奔欲嚙石,八風撼怒無物塵。未許漁郎來問渡,我家桃園堪避秦。
懷公方外士,去住兩翛然。有相皆成幻,無心即是禪。鐘聲山寺月,杯影海門煙。為續祖燈去,能忘應世緣。
肖也平生友。夢前緣、依稀是在,前生結就。君面蒼蕪森柏殼,我面都呈苔銹。忍相對、互嘲互丑?廿載欲栽蓬上竹,得蕭疏數筍欹荒堠??锤箖龋浜斡??仍題八字座之右。道從今、“行如甘草,立如柔柳”。甘草為醫和百藥,柳可由風擺首。茍如此、世何難走?君倘有閑須喚我,報梅邊備得琴簫夠。我聞了,去買酒。
幽徑為誰開,美人城北來。王程倘馀暇,一上子陵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