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陳先生之洪井寄蕭少卿
聞君仙袂指洪厓,我憶情人別路賒。
知有歡娛游楚澤,此處相逢應見問,為言搔首望龍沙。
聞君仙袂指洪厓,我憶情人別路賒。
知有歡娛游楚澤,此處相逢應見問,為言搔首望龍沙。
聽說您揮著衣袖前往洪厓,我想起遠方的友人,離別的路途那么遙遠。知道您會在楚澤盡情游玩,若在這里相逢您定會問起我,請告訴您的朋友,我正翹首以盼地望著龍沙。
仙袂:仙人的衣袖,這里指陳先生。
洪厓:傳說中的仙人名,這里指洪厓山。
賒:遙遠。
楚澤:泛指楚地的湖澤。
龍沙:泛指塞外沙漠之地,這里可能指友人所在之處。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推測是詩人的友人陳先生要前往洪厓,詩人在送別時寫下此詩寄給蕭少卿。當時可能社會相對穩定,人們之間的交往較為頻繁,詩人與友人分別,心中滿是不舍與牽掛,于是寫下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友人的思念。其特點是情感真摯,通過想象和托人傳話的方式委婉抒情。在文學史上雖不算著名,但展現了古代文人之間的深厚情誼和離別時的情感表達。
寒空夜作山林聲,打窗窸窣饑鼠行。
褰帷忽怪窗淡白,開門雪飛縱復橫。
天上瑞花開又落,庭下疏梅初破萼。
忍寒耐苦發孤妍,似與老人甘落莫。
遙憐國難何時清,嗣皇求衣天未明。
長蛇封豕欲薦食,執筆固陋慚書生。
皇天悔禍今可卜,乞與江湖比歲熟。
莫言此雪不樂饑,便是天公真雨粟。
回翔三紀到丹泉,始覺深歸雨露邊。
黃霸聲名初不減,吾丘智略孰居先。
勤勞再見云橫嶺,志業空驚雪滿顛。
愁絕故山三徑晚,不堪持酒酹風煙。
煙塵苦未盡,紺殿倚巖阿。
云護佛世界,山棲老禪和。
斯人具眼目,法力辟兵戈。
欹枕聽粥鼓,誰能奈爾何。
邂逅江樓初識面,騎驢沖雪聳詩肩。
談傾坐客人如玉,蘋滿汀洲水拍天。
君欲摩霄登兔窟,我方載月上漁船。
夜郎千古窮愁地,竄逐曾留李謫仙。
徐生畫人不畫鬼,點目加毛必佳士。
邇來下筆更逼真,勿論山僧及童子。
會貎詩人孟浩然,便覺灞橋風雪起。
如今儻欲畫盧溪,一庵宜著深巖里。
鳴珂傳響動比鄰,爭看題輿朱兩輪。
節擁兵符分半刺,道經山邑訪閑人。
行春號令清如水,落筆篇章妙入神。
應念窮愁病書客,經年顦顇楚江濱。
遲日千花艷,開簾雙燕飛。
好山晴拂漢,遠水靜含暉。
細草爭青出,佳人薄暮歸。
此時春思亂,未覺向來非。
風枝不動午云蒸,古寺嵯峨倚石層。
百丈虛廊蔭華桷,半簾疏雨斷飛蠅。
病余已怯金罇酒,捧立仍無玉盌冰。
奈此人間諸熱惱,一杯清茗屬高僧。
玉露三秋夜,銀河八月涼。
山虛響相答,江靜練浮光。
雨足園蔬茂,年豐稻穟長。
不憂群雀噪,鳴鳳在朝陽。
半世安貧家自宜,瀛洲進退本觀時。
隨身況有居山服,傍澗寧慚采藻詩。
案上鏡奩今寂寞,林間風日倍凄悲。
山公取友先嵇阮,永愧論才得誤知。
五斗難堪志愿違,斜川寧與宿心期。
自持雪柏霜松操,直到雞皮鶴髪時。
身世幾番驚懼夢,功名一局半殘棋。
高風獨與齊山并,他日行人口是碑。
步武初辭玉筍中,旌麾疑是到珠宮。
窗間巖岫如爭入,筆下云煙洗不空。
千里喜深車后雨,一堂仁浹扇時風。
賓筵浪許陪真賞,底用蹣跚一禿翁。
翼軫南邊第一州,滕王高閣枕江流。
天提日月東南走,地辟山川晝夜浮。
午后朱簾卷斜照,更深白水自明樓。
當時帝子鳴鑾后,歌舞重翻又幾秋。
筆勢斕斑如虎臥,何止風流蓋江左。
新詩吟出鸞鳯音,曉鶯未啼春欲破。
始知李白飄然思,俊語天成安用些。
鳳簫聲不類人間,玉管定非人所作。
可憐洛下書生冷,雷轉空腸發清餓。
終日長哦學不成,掩鼻皺眉相贊佐。
與公并轡且西游,舉扇勿憂塵土涴。
系船楊柳曉鸎邊,冠蓋如云欲塞川。
聞道今開丞相府,昔年同是廣寒仙。
不須左右為公地,便恐吹噓送上天。
千載一時真慶遇,會看鈞力轉陶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