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仙歌 東園夏潦后,花竹池臺半就荒圯。秋日偶坐魯舍,見墻角秋海棠一叢,含露將放,賦此志感
銀紗窗子,漬苔痕都壞。幾摺雕欄斷猶在。
這凄清、池館花也慵開,便開了,料得也無人戴。
柔腸無可斷,脈脈西風,減盡當時舊腰帶。
一桁小回廊,病蝶飛來,怎瘦得、更無聊賴。
又滿地、蕉陰夕陽時,悄負手、沉吟退紅簾外。
銀紗窗子,漬苔痕都壞。幾摺雕欄斷猶在。
這凄清、池館花也慵開,便開了,料得也無人戴。
柔腸無可斷,脈脈西風,減盡當時舊腰帶。
一桁小回廊,病蝶飛來,怎瘦得、更無聊賴。
又滿地、蕉陰夕陽時,悄負手、沉吟退紅簾外。
銀紗的窗子,被青苔侵蝕得破敗不堪。幾折雕花欄桿雖已折斷卻還留存著。這池館一片凄清,花兒也懶得開放,就算開了,想來也沒人會去采摘佩戴。柔腸已斷無可再斷,在秋風中默默無語,身形比當時瘦了許多。一條小回廊上,病弱的蝴蝶飛來,它是那么瘦弱,更顯得百無聊賴。夕陽照在滿地的芭蕉葉影子上,我悄然背著手,在退紅簾外沉吟思索。
漬:沾染。
慵:懶。
脈脈:含情不語的樣子。
一桁:一排。
退紅:粉紅色。
東園經夏潦后花竹池臺大半荒蕪,詞人秋日偶然坐在屋舍中,看到墻角秋海棠將放之景,觸景生情而創作此詞,當時詞人面對荒蕪之景,心境落寞惆悵。
這首詞主旨是借東園荒蕪之景抒發內心感慨。其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以細膩筆觸描繪衰敗之景,情感真摯深沉。在文學上展現了詞人對環境變化的敏銳感知和情感表達能力。
誰言北湖內,百里泛荷花。為少吳姬采,來沖漢使槎。
陰崖結屋全家隱,世路風波任險艱。白首嗟予三黜慣,青山羨子十年閑。時危莫忘頻攀檻,主圣何妨數犯顏。賈誼歸來定前席,金鑾玉簡綴清班。
閥閱榮誇俗,閨房秀出群。得賢推淑女,有子賴嚴君。臺柏憂時譽,庭蘭奕世聞。高名寫彤管,異代仰清氛。身備難并福,心明最上宗。夜臺亡宿恨,旦宅漫遺蹤。塵暗魚機帳,云低馬鬣封。酸風一襟淚,哀入暮山松。
梁園氣色和,斗酒共相過。玉柱調新曲,畫扇掩馀歌。深潭影菱菜,絕壁掛輕蘿。木蓮恨花晚,薔薇嫌刺多。含情戲芳節,徐步待金波。
湘南湘北三十里,六月七月再經過。紫荊花開白酒賤,柰此湘中風月何。
嵩陽讀水經。
晚愛幽堂入徑斜,開云種玉祇三家。每從過續看流水,也放清閒數落花。芒屨登山誇赤舄,香粳隨分飽胡麻。春來滿地參苓長,縱住青門不種瓜。
璧月娟娟映翠華,扁舟夜泊宦情賒。香飄桂子來高宇,風送潮聲入淺沙。李白墓荒仙夢遠,蛾眉亭古斷碑斜。將軍何暇探陳跡,要立殊勛鎮海涯。
不碩同車奉至尊,竟歸長信掩重門。夢魂肯到夫容帳,猶托齊紈寫怨恩。
裊裊長楊樹,青青垂白花。楊花攬不住,春色若為斜。如何宮畔草,萋郁遍天涯。
偶然淘得段泥壺,形似漢鐘神亦殊。底款驚推雍正世,溫顏疑出老君爐。微觀一寸清幽國,大覺三生妄誕途。自守無須鑒真偽,且存明白且糊涂。
突兀中流控海門,西來江勢欲全吞。淩云末覺三山遠,擊水方知絕島尊。廢戍草荒留燒跡,深檐碑古剩潮痕。殘僧幾處安禪誦,空說巡游異代恩。
春至能青秋更丹,山深不共荻花寒。武林官道知多少,總與行人醉面看。
千里桑乾入塞來,參差城闕鏡中開。君王往日多鳧雁,肯念思波太液回。
獨夜登樓望,如聞笳吹聲。月明沙塞遠,何處是君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