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林
一官負弩精神小,
兩木成林氣象清。
且道將軍能止渴,
正應宰相作和羹。
一官負弩精神小,
兩木成林氣象清。
且道將軍能止渴,
正應宰相作和羹。
身為小官背負弩弓,精神顯得有些萎靡;兩木合而成林,梅樹林的景象清新宜人。且說當年將軍(曹操)用梅林止渴的典故,正應了宰相以鹽梅調和羹湯(治理國家)的喻意。
負弩:古代迎接尊長時背負弩弓以示禮敬,此處或指官職卑微辛勞。
兩木成林:雙關,既指“林”字由兩個“木”構成,又實指梅林成林的景象。
將軍能止渴:用“望梅止渴”典故,典出《世說新語·假譎》,曹操行軍時以“前有大梅林”激勵士兵。
宰相作和羹:典出《尚書·說命下》“若作和羹,爾惟鹽梅”,以鹽梅調和羹湯喻宰相輔佐君王治理國家。
此詩或為作者觀察梅林時觸景生情所作。結合“將軍止渴”“宰相和羹”典故,推測創作背景可能與對官員職責的思考相關,借梅林之景表達對務實、利民的為政之道的推崇。
詩以“梅林”為題,通過雙關與典故,將自然之景與人文意蘊結合,既描繪梅林清新氣象,又借歷史典故傳遞對官員輔助治國、務實利民的期許,短小而意豐。
風波千里闊,臺榭半天高。此興將何比,身知插羽毛。
鐵牛之機,印住印破。透出毗盧頂?行,卻來化佛舌頭坐。風穴當衡,盧陂負墮。棒頭喝下,電光石火。歷歷分明珠在盤,眨起眉毛還蹉過。
返照逼林麓,閑門應息機。卻逢新雨后,獨向暮泉歸。采藥留紅葉,尋源入翠微。經過殊不厭,相對狎鷗飛。
武夷山下幾回過,未暇于中賞一遭。獅鶴諸仙知我意,故將青靄淡遮羅。
寒江落日背孤城,海月沙頭又欲明。千里家鄉殘夢斷,一川煙水暮愁生。不辭椰子杯中醉,生怕梅花笛里聲。陡覺別來消瘦甚,馬卿多病更多情。
香燼簾間消白晝。門掩金鋪獸。清盞薦黃花,連日霜晴,乍冷心先透。秋風病骨初吟后。似藥香沾袖。人意不如花,籬外青山,也到秋來瘦。
客行依主人,愿得主人強。猛虎依深山,愿得松柏長。
棋消清晝卷簾櫳,荷沼新涼一線風。正是雨馀芳樹綠,云陰漏處看殘虹。
奉匜誰過仲卿賢,獨泣牛衣枕淚眠。墨誤唾花衫未故,詩題摘葉柹猶鮮。悽涼玉雪卿卿意,惆悵房櫳步步蓮。撫念琴書舊同賞,爵名重刻更巍然。芙蓉城闕宜通籍,姑射山頭素卜鄰。舉世難工斷腸句,何時再得捧心人。芝蘭奕代傳遺懿,玉樹千年鎖暗塵。珍重清風入襟袖,每篇佳處想精神。
綠樹涼生十畝陰,柴門永日少相尋。紈衫不礙跏趺坐,石硯聊隨散誕唫。
落日樹陰陰,禪幽靜客心。香煙秋殿寂,燈火夜廚深。茗熟僧先睡,詩成佛對吟。自憐耽僻志,只合臥云林。
小姑名字擅青溪,桃葉風流渡口迷。六代祗馀兒女事,不勝金粉景陽西。
銀燈火樹影流虹,繞膝兒孫笑語同。酒滿霞觴搖錦浪,花薰萊彩散香風。千金良夜春方永,一朵晴云月正中。門外游塵深幾許,下簾人坐蕊珠宮。
不起一念須彌山,韶陽法施意非慳。肯來兩手相分付,擬去千尋不可攀。滄海闊,白云閑,莫將毫發著其間。假雞聲韻難謾我,未肯模胡放過關。
我屋與君室,濟河南北州。相逢楚天晚,卻看蜀江流。老境渾能迫,妖氛竟未收。何時一廛地,歸種故園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