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贈和齋甲戌1814年董建中社奎樓
衡文大憲素遵神,海外奎樓擬聿新。
同事諸賢多袖手,惟君應命獨勞身。
鳩金搆得規模峻,制器圖成俎豆陳。
自是瀛堧羅斗宿,長教翰墨永生春。
衡文大憲素遵神,海外奎樓擬聿新。
同事諸賢多袖手,惟君應命獨勞身。
鳩金搆得規模峻,制器圖成俎豆陳。
自是瀛堧羅斗宿,長教翰墨永生春。
主持文運的大憲一直遵循神靈指引,海外的奎樓正計劃重新修整。一同共事的賢士大多袖手旁觀,只有您接受使命獨自辛勞身心。聚集資金建造的奎樓規模宏大,制作器物繪制圖樣,祭祀禮器陳列整齊。從此海邊聚集了文運之星,讓筆墨文章永遠如春日般興盛。
衡文:主持評閱文章,多指科舉考官或文壇領袖。
大憲:清代對高級官員的尊稱,此處指主持文運的官員。
奎樓:即奎星樓,古代認為奎星(二十八宿之一)主文運,故建樓祭祀以祈求文運昌隆。
聿新:更新、革新,典出《詩經·大雅·文王有聲》“周雖舊邦,其命維新”。
鳩金:聚集資金,“鳩”通“糾”,意為集合、聚集。
俎豆:古代祭祀用的禮器,“俎”為盛肉的幾案,“豆”為盛食的器皿,此處代指祭祀儀式。
瀛堧(yíng ruán):海邊,“瀛”指大海,“堧”指城郭或田地的邊緣。
斗宿:即斗星,此處借指奎星或象征文運的星宿。
此詩作于清嘉慶十九年(1814年),當時“海外”(可能指沿?;蜻呥h地區)擬新建奎星樓以興文運。作者為贊揚董建中(號和齋)獨自承擔建樓重任、推動地方文化發展而作,反映了清代重視文運、修建文祠的社會風氣。
全詩圍繞奎樓修建展開,通過對比同事的不作為與董君的辛勞,突出其擔當;以建樓過程與文運興盛的描繪,既肯定個人貢獻,也表達對地方文化繁榮的期待,是一首典型的題贈頌揚之作。
冠袍分四像,同是一明之。金榜名題后,鶯花酒半時。彤墀端步武,冰雪肅容儀。無限胸中蘊,丹青恐未知。
一路溪聲繞。進山來、涼生暑斂,雨遲風悄。未識何人研水墨,畫出云山初稿。更添個、蓑衣漁佬。穩坐石磯三千載,自無言、守到崖松老。直鉤在,拙勝巧。浪猜怕惹先生笑。算古今、煙波釣客,不知多少。淺釣浮名深釣利,湖海江河池沼。猶未計、旁觀意釣。大小方圓同一夢,試捫心、幾個真醒了?林影下,有歸鳥。
七十年兄弟,于今二老存。脩途余未息,古道爾能惇。后輩紛紛出,頹風靡靡奔。晨星與霜木,相對兩忘言。
看君已過杖鄉年,老大狂歌可似前。殉國不隨師友盡,居家徒作父兄賢。休同謝客貪成佛,莫學龐公愛坐禪。兒女閨庭看漸長,尚書多授伏生篇。
誰知坐隱妙通仙,國手那能得萬全。對面機關難測度,臨危一著謾爭先。
七尺豐碑在,千人涕淚余。差聞董狐筆,能勝樂羊書?;轁上h,清心玉不如。旌旄倘重過,竹馬也軒渠。
偶得鄉人信,今秋道爾來。家書千里至,懷抱一時開。準擬同聯句,安排共舉杯。從今思更切,頻上鳳凰臺。
愁陰一夜轉和風,曉看花枝露彩濃。覓句休教長閉戶,出門聊得試扶筇。物華始信如詩好,春色方知似酒濃。多謝鄰翁笑相迓,為言晴暖更過從。
幽寂千人祇磬聲,翚飛樓觀映山青。世間役役誰知夢,林下高人眼獨醒。
通宵幽月照清池,池上新篁動遠飔。誓墓文如王逸少,污人塵豈庾元規。雙雙宿鷺迷青岸,發發潛魚振綠漪。主圣官清烽火息,勺泉餐柏總相宜。
日邇不懌,披尋幽淪。道逢山人,被山衣巾。酌我葡萄九醞之美酒,盛以癭藤五華之靈尊。盡傾尊中酒,為唱青天歌。一歌還一杯,柰此青天何。踞坐問山人,汝今欲何為。行將出山去,搏弄造物為嬰兒。四皓歸來,皸■頭皮。赤符自新,紫芝已萎。羔雁三至,臥龍遂起。行雨不休,卒以暍死。天施白玉棺,生瘞王子喬。何如留此口,時進美酒長逍遙。欲知出山者我是,悔不老作吳山樵。
橘井登賢籍,槐宮并俊游。姓名題雁塔,文字上瀛洲。青簡窮千載,朱轓但一州。有懷終未試,眼看落山丘。憶昔湟江上,相逢意便傾。胸中元浩蕩,筆下更縱橫。士伏徐公德,人言景倩清。定應鄉里敬,枌社祭先生。
江南可采蓮,蓮生荷已大。旅雁向南飛,浮云復如蓋。望美積風露,疏麻成襟帶。雙珠惑漢皋,蛾眉迷下蔡。玉齒徒粲然,誰與啟含貝。
芳郊綠未滿,御河泉已新。喬木變初鳥,輕澌戲早鱗。游冶逐芳辰,車馬馳要津。通城羅第宅,夾道列華裀。我本窮鄉士,遠游謝親賓。謬隨金閨彥,三見燕草春。所慚尺寸朽,雨露負皇仁。丹鉛理薄技,青云思致身。恥學繁華子,爭妍桃李塵。
數畝荒田歲入微,筆耕不救腹中饑。嗷嗷八口難為計,未過春寒盡典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