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耳春潮得春字五言六韻
鹿耳潮來急,天門此要津。
奇觀開萬古,好景在三春。
日暖濤翻雪,風和浪躍鱗。
茫茫穿港口,滾滾擁江濱。
水鳥隨波至,漁舟向岸臻。
登樓時一眺,遠望正宜人。
鹿耳潮來急,天門此要津。
奇觀開萬古,好景在三春。
日暖濤翻雪,風和浪躍鱗。
茫茫穿港口,滾滾擁江濱。
水鳥隨波至,漁舟向岸臻。
登樓時一眺,遠望正宜人。
鹿耳門的春潮洶涌而來,這里是如天門般重要的渡口。這壯麗奇觀已存在萬年,最美的景色就在暮春時分。陽光溫暖,浪濤翻涌如白雪;和風輕拂,波浪閃爍似魚鱗。潮水茫茫穿過港口,滾滾涌向江濱。水鳥隨著波浪漂來,漁船朝著岸邊靠近。登樓時常遠望一眼,那遼闊的景色正令人心曠神怡。
鹿耳:指鹿耳門,清代臺灣府城(今臺南市)的重要海口,因地形如鹿耳得名;
要津:重要的渡口;
三春:春季的三個月,此處指暮春;
濤翻雪:形容浪濤翻涌如白雪;
浪躍鱗:波浪閃爍如魚的鱗片;
臻(zhēn):到達;
眺(tiào):遠望。
鹿耳門為清代臺灣重要海口,此詩當為詩人春日游覽時所作。通過描繪鹿耳門春潮的壯麗景象,反映了清代對臺灣沿海自然景觀的關注與文人對港口勝景的詠嘆。
全詩以‘春潮’為核心,從潮勢之猛、景色之美到周邊物象的生機,層層鋪陳,展現鹿耳門春日的自然與人文之趣,語言凝練,畫面感強,是清代詠臺灣港口景觀的典型作品。
荊扉終日閉,難得故人來。
欲暖寒須酒,相攜手問梅。
艱危驚鬢雪,勛業嘆心灰。
子負江湖氣,誰憐當世才。
勝事皆陳跡,騷壇尚系思。籸盆同守歲,燭影伴歌詞。馀興敲詩缽,清辭出酒卮。范張雞黍約,揮淚哭斯時。
庚寅曾結社,斗韻似鏖兵。客路殘朋舊,鄉音老弟兄。茶毗銷骨日,薤露斷腸聲。執紼同臨吊,眼枯范巨卿。
投戈習文事,歌詠早知名。格調成容若,指揮陳大聲。興來吟短柱,老未請長纓。粉墨登場日,傳言動鳳城。
故居愴重過,白戰影空留。客散詩誰和,人亡弈未收。華堂憐舊燕,佳種剩牽牛。感逝門前水,春深嗚咽流。
薄宦真成汗漫游,重溟以外四經秋。
勞薪誰解輪轅惜,退院難為瓶缽謀。
晨夕素心殊可念,川涂白首尚何求。
年時慣灑臨岐淚,幾日東風竟放舟。
花樣忒玲瓏,攢簇處、纖秾如繡。碧揉云碎,紅蒸霞淺,畫闌西畔,彩球五色,蕩搖清晝。
正是綠肥時候,偏越越、粉凝脂溜。可人姿致,況開長久。多情蛺蝶,成團逐隊,也來飛湊。
平林忽已暝,山山猶夕陽。
閑從石橋西,迤邐春渡旁。
長風送孤鳥,飛沒遙天蒼。
樵子待船歸,坐息偃樹僵。
落景入潭碧,天水相與忘。
驚波忽蕩漾,看人釣垂楊。
氏節世所艱,撫孤非己出。雖云州官后,寒苦不可述。
孑身持門戶,皓皓冰霜質。漫漫如長夜,何時見天日。
望望一孤長,漸漸孫芽茁。一紹儒家風,樹立始宏達。
舉世謂之艱,要以常理說。天常及民彝,惟此不泯滅。
假使當其時,失足蹈世轍。塵世三十載,繁華會消歇。
誰能欺彤管,為汝揚姱節。世隙如白駒,敢告丈夫杰。
政成西蜀肆高懷,乞得東吳盛府開。
千里慘舒都在手,百城趨稟孰為才。
恩寬疲瘵精神健,威懾奸憸膽氣摧。
下客拳拳唯慕誼,欲違旌戟更徘徊。
晚泊牛羊已下來,清泉為我洗塵埃。解顏客里無卮酒,壁上尋詩笑幾回。
曲突無煙驛吏忙,匆匆弛擔旋舂糧。紞如五鼓還應起,早趁南窗一枕涼。
閩越分程咫尺間,峰如屏展水如環。
龍收潭雨僧安缽,鳥破林煙客款關。
風色蒼茫甌海樹,秋容峭削浦城山。
年來遍踏紅塵道,一晌云棲始覺間。
雪竇頭上錐,腳下劄。
拍拍是令,成就一切世界。
鐵衣十載臨戎日,尚憶圍城轉戰功。
射虎未聞封李廣,雕蟲猶復困揚雄。
千群代馬悲笳里,獨戍江湖險塞中。
氛祲扶桑憂不細,捷書蚤寄楚天鴻。
子明壇上眾香焚,法鼓仙音四境聞。
喧處會來皆靜理,異鄉名下即同群。
簿書樂得交情助,匕箸能將道味分。
陡見滿堂浮動極,江南煙水嶺南云。
執手歧路間,
欲言旋復止。
離情千萬端,
啟口從何起?
齊眉沉醉綺羅叢,
心事誰知付去鴻。
不惜千金留粉黛,
更無一語怨東風。
小摘洞庭霜后實,
旋篘真一甕頭春。
雪中急欲林夫子,
漫助詩人笑語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