渚宮 其二
夜宴出房烝,軍城酒似澠。
陣云通白帝,邊月墮黃陵。
垂手花低幕,纏頭柳覆繒。
章臺歌舞地,今古悵偏增。
夜宴出房烝,軍城酒似澠。
陣云通白帝,邊月墮黃陵。
垂手花低幕,纏頭柳覆繒。
章臺歌舞地,今古悵偏增。
夜晚的宴會從內室飄出暖熱的氣息,軍城中的美酒如澠水般豐沛。戰云密布連通白帝城方向,邊塞的月亮墜入黃陵山邊。垂手舞起時花影壓低了帷幕,賞賜的彩綢覆蓋著柔嫩柳枝。章臺這樣的歌舞勝地啊,古今的悵惘之情在此更顯濃烈。
房烝(fáng zhēng):房,內室;烝,熱氣上升。指內室中宴飲的暖熱氣息。
澠(miǎn):澠水,古水名,此處形容酒多如澠水。
白帝:白帝城,在今重慶奉節,古時為軍事要地。
黃陵:黃陵山,在今湖南湘陰,相傳為舜妃墓所在地,此處代指邊地。
垂手:古代舞蹈名,舞姿輕盈,有大垂手、小垂手之分。
纏頭:古代賞給歌舞者的財物,多用彩綢,故云“柳覆繒(zēng,絲織品)”。
章臺:漢代長安章臺街,代指歌舞繁華之地。
渚宮為春秋時楚國王宮,故址在今湖北江陵。此詩或作于晚唐戰亂時期,詩人身處軍城(荊州一帶),目睹邊地戰云未消(“陣云通白帝”)而城中仍宴樂升平(“夜宴出房烝”),因感古今歌舞勝地的興衰變遷而作。
詩以軍城夜宴起筆,繼寫邊地戰云,再狀宴樂細節,終以章臺古今之嘆收束,通過戰事與宴樂的對比,揭示繁華背后的隱憂,表達對歷史循環的深沉悵惘,語言凝練,意境蒼涼。
曉星寥落春云低,初聞百舌間關啼。
花樹滿空迷處所,東方朝日遲遲升,迎風弄景如自矜。
數聲不盡又飛去,酡顏俠少停歌聽,墜珥妖姬和睡聞。
可憐光景何時盡,天生羽族爾何微,舌端萬變乘春暉。
南方朱鳥一朝見
長沙男子東林師,閑讀藝經工弈棋。
有時凝思如入定,山人無事秋日長,白晝懵懵眠匡床。
因君臨局看斗智,前身后身付余習,百變千化無窮已。
初疑磊落曙天星,行盡三湘不逢敵,終日饒人損機格。
自言臺閣有知音,忽思爭道畫平沙,獨笑無言心有適。
藹藹京城在九天
白日左右浮天潢,朝晡影入東西墻。
昔為兒童在陰戲,西鄰田舍乏糟糠,就影汲汲舂黃粱。
因思九州四海外,君看眼前光陰促,中心莫學太行山。
湘西古剎雙蹲蹲,群峰朝拱如駿奔。
青松步障深五里,橘洲泛浮金實動,水郭繚繞朱樓鶱。
語余百響入天籟,回廊架險高且曲,新徑穿林明復昏。
淺流忽濁山獸過,紫髯翼從紅袖舞,竹風松雪香溫黁。
遠持清瑣照巫峽,恨無黃金千萬餅,布地買取為丘園。
鳶飛杳杳青云里,鳶鳴蕭蕭風四起。
旗尾飄揚勢漸高,游鶤翔雁出其下,慶云清景相回旋。
忽聞饑烏一噪聚,畏人避犬投高處,俯啄無聲猶屢顧。
青鳥自愛玉山禾,游童挾彈一麾肘,臆碎羽分人不悲。
天生眾禽各有類
洞庭秋月生湖心,層波萬頃如熔金。
孤輪徐轉光不定,岳陽樓頭暮角絕,蕩漾已過君山東。
山城蒼蒼夜寂寂,勢高夜久陰力全,金氣肅肅開星躔。
浮云野馬歸四裔,日出喧喧人不閑,夜來清景非人間。
長安二月花滿城,插花女兒彈銀箏。
南宮仙郎下朝晚,此時意重千金輕,鳥傳消息紺輪迎。
芳筵銀燭一相見,青牛文梓赤金簧,玫瑰寶柱秋雁行。
斂蛾收袂凝清光,曲終韻盡意不足,余思悄絕愁空堂。
從郎鎮南別城闕,北池含煙瑤草短。萬松亭下清風滿。
秦聲一曲此時聞,侍兒掩泣收銀甲,鸚鵡不言愁玉籠。
博山爐中香自滅。
城西簇簇三叛族,叛者為誰蔡吳蜀。
中使提刀出禁來,守吏能然董卓臍,饑烏來覘桓玄目。
城西人散泰階平。
開元天子萬事足,唯惜當時光景促。
三鄉陌上望仙山,天上忽乘白云去,世間空有秋風詞。
吟君遺我百篇詩,使我獨坐形神馳。
玉琴清夜人不語,世人方內欲相尋,行盡四維無處覓。
一言一顧重,重何如。今日陪游清洛苑,昔年別入承明廬。
一東一西別,別何如。終期大冶再熔煉,愿托扶搖翔碧虛。
禪客學禪兼學文,出山初似無心云。
從風卷舒來何處,使君灘頭揀石硯,白帝城邊尋野蔬。
忽然登高心瞥起,荊門峽斷無盤渦,湘平漢闊清光多。
廬山霧開見瀑布,與師相見便談空,想得高齋獅子吼。
報白君,別來已渡江南春。
江南春色何處好,丫頭小兒蕩畫槳,長袂女郎簪翠翹。
郡齋北軒卷羅幕,吳娃足情言語黠,越客有酒巾冠斜。
坐中皆言白太守,報白君,相思空望嵩丘云。
其奈錢塘蘇小小
奇峰一見驚魂魄,意想洪爐始開辟。
疑是九龍夭矯欲攀天,結根不得要路津,迥秀長在無人境。
軒皇封禪登云亭,君不見敬亭之山黃索漠,兀如斷岸無棱角。
宣城謝守一首詩,遂使聲名齊五岳。
九華山,九華山,
博山炯炯吐香霧,紅燭引至更衣處。
夜如何其夜漫漫,滿堂醉客爭笑語,嘈囋琵琶青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