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三十七自京垂訪,作此送之
失鄉遷客在天涯,門掩苔垣向水斜。
只就鱗鴻求遠信,惆悵明朝尊酒散,夢魂相送到京華。
失鄉遷客在天涯,門掩苔垣向水斜。
只就鱗鴻求遠信,惆悵明朝尊酒散,夢魂相送到京華。
我這個離鄉背井的遷客漂泊在天涯,家門掩著長滿青苔的矮墻朝著河水傾斜。只能依靠書信來尋求遠方的消息,惆悵明天這杯酒散后,我的夢魂會相送友人到京華。
遷客:被貶謫到外地的官員。
苔垣:長滿青苔的矮墻。
鱗鴻:魚和雁,古代有魚雁傳書之說,這里代指書信。
尊酒:杯酒。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詩人作為遷客漂泊天涯,友人王三十七從京城前來拜訪,相聚后友人又將離去,詩人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詩人處境凄涼,內心充滿了對家鄉和京華的思念。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遷客的孤寂和對友人的惜別之情。其特點是情感真摯,借景抒情自然。在文學史上雖不屬名篇,但能反映出詩人在特定境遇下的真實心境。
天地何心任往還,一春才得半春閑。若非經濟吾儒事,明道何如更出山。
玩雪東門家,天寒雪正下。繁林積素花,群山映檐瓦。杯至不得休,語密不可罷。鳥集池樹顛,色暝天欲夜。顧予同心人,而有太息者。云我為道謀,安得與君舍。余為重解疏,斂襟向前謝。超言雖遣累,離緒難釋掛。駕言春陽初,那得便徂夏。執手歸路中,沖寒為君話。
龍川霸氣起秦馀,魋結王封入漢初。飛輦已迷芳草徑,高臺猶枕落花渠。春歸燕語新巢濕,日暮鶯啼古殿墟。幾度樓船鐘鼓歇,蕭蕭江畔見樵漁。
年過三十不聞道,少壯蹉跎忽復老。善哉之子正當時,出世不遲還不早。生來十八解破家,自笑平生白鼻騧。儒門澹薄收不起,章逢換取僧袈裟。昨日潘生今九譯,梵語華言明歷歷。翻成一藏盌脫丘,此土西天渾不識。東林老僧老古錐,被他喚作阿阇黎。相逢有口但掛壁,喃喃作白稱毗尼。毗尼不入丹霞耳,未能免俗聊爾爾。等閒拈出衣中珠,貧兒暴富還鄉里。還鄉生計當何如,杯棬有恨徒區區。荊棘叢中問封樹,煙霞堆里待安居。安居乃在夏三月,春寒過眼成炎熱。中閒冷煖誰得知,待子重來為子說。
欲識交情久遠期,十年方和和韓詩。他時更踐詩中語,偕隱溪山不可遲。
壯歲耽書,黃卷青燈,留連寸陰。到中年贏得,清貧更甚,蒼顏明鏡,白發輕簪。衲被蒙頭,草鞋著腳,風雨蕭蕭秋意深。凄涼否,瓶中匱粟,指下忘琴。一篇梁父高吟。看谷變、陵遷古又今。便離騷經了,靈光賦就,行歌白雪,愈少知音。試問先生,如何即是,布袖長垂不上襟。掀髯笑,一杯有味,萬事無心。
今夕中秋月有華,古奇石下有幽花。惠山泉水荊溪茶,酒名且出仙壇麻。客皆能賦無喧嘩。南沙未來東廬去,抗手掉頭不肯住。興在王猷放舟處,雪月皆堪入詩句。東廬去后南沙來,草堂獨對秋星開。晚云冉冉生蒼苔,我行中庭往復回。鶴聲報客慰我懷,海月東生酒在杯。亦有瀾庵在我齋,今夕不樂何為哉。我題詩,如作史。明日揮毫二三紙,東報東廬公,南報南沙子。
野亭將日暮,湖水蕩空回。松塢明千塔,云山辨五臺。聽鶯欹客枕,摘蕊送春杯。何處雙飛鶴,翩翩不共來。
零落藁砧非,猶殘淚滿衣。三刀悲尚在,雙劍喜同歸。地占眠牛卜,門迎吊鶴飛。哀哉埋玉樹,千古悶泉扉。種玉滿家庭,聲名重十城。哀矜游子線,愁絕小人羹。贈印連三組,書名載一旌。誰為千字誄,彷佛記平生。
山水平生愿,茲游亦偶逢。溪清石五色,山轉路千重。片雨孤峰入,余霞眾壑濃。灘聲風浩浩,花氣草茸茸。波動將崩石,云浮不盡松。瀨船牽月上,水碓雜云舂。宿傍魚龍窟,行隨虎豹蹤。同行攜鄭老,日遣畫芙蓉。
佳人自折一枝紅,把唱新詞曲未終。惟向眼前憐易落,不如拋擲任春風。
家有青箱學,流傳子又孫。詩曾留竹里,夢不到槐根。歲月饒雙鬢,溪山付一樽。老懷無所系,時得訪沙門。
根蟠頑碧影捎云,一日誰能少此君。半幅鵝溪數竿玉,好將秋色笑平分。
春園偶爾獨往,晚徑蕭然自還。芳草煙中冉冉,落花風外斑斑。
英年膽氣未妨粗,勁射封狐金仆姑。閱劫更欣詩律細,北南吟友盡交無。